网事 | 黑马网剧引发“冷知识”讨论:青春少女爱“玛丽苏”,家长要操心吗
2021-10-18 11:02:18

你能想象你12岁时候幻想的王子,有一天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一边给你洗脚,一边含情脉脉地说,“我为爱你而生”吗?最近走红的黑马网剧《我的巴比伦恋人》,说的就是女主陈美如在少女时期创作的、以自己为女主角的“玛丽苏”小说角色成真的故事。从电视剧到现实,观众常常会追的“玛丽苏”故事,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迷上了“玛丽苏”,家长又该怎样科学应对?

实习生 卞淑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中二网剧引发讨论:

爱上“玛丽苏”,有错吗?

对凤小岳、卜冠今、许玮甯等该剧主演,以及导演周楠,观众并不熟悉。点开《我的巴比伦恋人》来看,台词雷人、服化道奇异,但这并不妨碍该剧成为黑马网剧。杂糅奇幻、爱情、甜宠、喜剧等多重元素的小成本网剧《我的巴比伦恋人》凭借“中二”气质意外受到网友追捧,拿到豆瓣7.6分。有人评价,这是一部梦幻中透着清奇、清奇中又透着写实、写实中又透着反思的爱情偶像剧。

24岁的陈美如和其闺蜜、发小,一起经历了二次元人物复活、古今穿越的奇遇。“我,甘愿成为你的手下败将”“我给你的爱,无人能比,足以点亮你的生命”“陈美如,我是你的王子”,被这顶级玛丽苏情节酸倒牙的同时,网友也纷纷感慨,“明明那么傻,我却看得乐在其中”。

细品之下,脑洞大开之中别有深意。《我的巴比伦恋人》之所以“上头”,跟这部剧用荒诞的方式探讨了一个生活中的冷知识有关:玛丽苏有错吗?当12岁的陈美如以自己为主角,写下一本“深情王子爱上我”的言情小说,怎么也想不到24岁时会愿望成真,在生日当天和小说中的男主角——慕容杰伦相遇。但青春期幻想的玛丽苏故事照进成年人的现实,却变得不合时宜,尬到脚趾抠地。

现在的陈美如是一名性格冷淡、年轻老成的网络鉴黄师。正因为12岁错把言情小说当成作业交了,遭到班主任的严厉批评,自此美如因为写“小黄文”日记成为全镇笑柄,过着自我压抑的生活。

有人说,这部剧在喜剧的外壳和雷剧的噱头下,拥有“悲剧的内核”。这也给大家带来思考:玛丽苏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满足虚荣心和自恋的方式,是不敢回头面对的羞耻体验,还是一场珍贵的心理冒险?

人们为什么爱看“玛丽苏”?

为现实焦虑提供心理补偿

所谓玛丽苏,泛指虚构出的一个真实剧情中没有的主角,此主角往往较“完美”,与真实剧情中的人气角色关系复杂,往往受到主角的关注。在保拉·史密斯1973年创作的恶搞小说《星际迷航传奇》里,“玛丽苏”这个名词,就用来讽刺一些女性作者自我代入角色的行为——将女主角描写成完美的、受所有男性角色深爱的女性。写作和阅读这类小说的女性,通常被简单诟病为自恋人格。

网络文学对于玛丽苏角色的塑造保持着很大热情,记者了解到,由于存在大量读者群,不仅少女年轻爱做梦,随着网络小说被翻拍成为电视剧,也吸引了更广泛群体的追捧。“玛丽苏”写手们通过沉溺在自己的“完美世界”中,借此来摆脱自己在现实世界的不得志,也是一种对现实外界焦虑的心理补偿。

其实文学和影视作品,也为大家提供了逃脱和治愈自我的方式。阿瑟·阿萨·伯杰在《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里说:“我们读书、观剧,也是为了从日常生存中逃脱出来,去通过他人间接地生活——去冒险,去会见各种有趣的人,去获得将会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洞察力。”

在电视剧《我的巴比伦恋人》里,24岁女主打开心扉并不容易,随着剧情的推进,美如的创伤被自己创作出来的角色一点点治愈,她变得活泼自信,愿意接受爱、回报爱。

青春期的孩子中了“玛丽苏”的毒,

家长如何避免像剧中那样处理?

“剧中女主因为周围人的嘲讽而努力去掩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逼迫自己活在别人认为对的当下。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型的心理反应。女主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心理刺激,从而开启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她需要不断地去安抚自己的不安和恐惧,从而摆脱现实中的伤痕。”采访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市中小学注册心理教师韩宁告诉记者,回到现实中看我们每一个人,大家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个“玛丽苏梦”,都会去寻找一种安慰自己的方式。而这些方式能刺激我们的身体分泌多巴胺或者内啡肽,在短时间内带来愉悦感。玛丽苏其实是由我们心理需求所产生的正常心理活动,我们没有必要去恐惧它。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正确面对它。

采访中,韩宁告诉记者,每个人对生长环境和生存环境产生的认知不同,激发的自我保护意识的结果也会不同。当女生在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阶段遭受刺激,这个阶段她的人格还不够健全,也不够完善,其激发出来的自我保护表现中,典型的有:拒绝社交,妄想,情感不协调等。究其成因只是因为曾经发生过的某一件事情,激发了个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根植于自己的认知当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人格,最终对人格、心理产生影响。

比如,很多人在看小说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被带入,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角。这是典型的情感迁移,这样的情感迁移适当的话就是正面的,具有积极作用的,能够自我安抚。过度则被称为自我妄想,让人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

“如果发展为在清醒状态下,长时间、频繁地去想象自己是另外一个人,并逐渐进行情感迁移,最终认定自己就是想象的那个人。在心理学上,我们会把这一类现象称之为精神分裂。”韩宁说,分裂出来的这个人,实际上一直承担着安抚自己的角色。“有些患者甚至可能会妄想出多个具有不同能力的自己,来满足自己不同的心理需求。可是想象出来的人物,毕竟是想象出来的,它不具有实际的社会功能,这个时候会产生强烈的现实冲突从而导致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自闭,抑郁等。”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出现的玛丽苏幻想,韩宁认为,首先,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理解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他们有时候会不清楚该从哪些途径正确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知识,认识他们想认识的事情。所以,家长们、老师们,能够宽容地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们,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不要总想着凌驾在孩子们之上,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方式来指点他们。这样的指点,在孩子们看来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对话,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抵触情绪,他们要么选择“在沉默中消亡”,要么选择“奋起反抗”。不要害怕孩子们获得某些知识,只要能正确引导,孩子们会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明确画出相应的红线,从而形成完整的人格体系。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