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条检察建议让“忙道”回归盲道 15处破损盲道被相关部门修补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01 17:54:42

扬子晚报网12月1日讯(通讯员 蒋丽娇 芦宇飞 记者 刘浏)盲道对于视障人群而言,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种“语言”。为关爱视障市民出行,守护弱势群体利益,近日,天宁区检察院开展无障碍设施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从小东门路走到武青路,检察官发现,盲道几乎已经变成“忙道”,走几步便有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在上面,甚至还有路段被周边商铺用各种杂物占领,闭着眼睛沿着盲道走,几乎很难通畅地走完一段路。“车辆、公共设施以及电线拖拉,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避开,称不上障碍,但这些东西出现在盲道上,却可能成为盲人难以战胜的大敌。”该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说。

经检察官现场体验勘查,除了被障碍物挤占,目前辖区盲道还存在公用设施设置不合理等情况,某些路段,配电箱、铁路限高杆、拆迁工地围挡紧贴盲道,还有些路段弱电、水表、消防、雨水等地下检查井井盖铺设不规范,严重影响盲道正常使用,妨碍盲人出行安全。

盲道虽小,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帮助视障人群出行而专门设置的无障碍设施,盲道设置不规范、被占用使视障人群难以通过明显触感辨别方向,侵害了视障人群安全出行和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权利,损害了文明城市形象,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考虑到这是一个容易反复出现的“动态问题”,需要多部门合力协作,天宁区检察院在经过调查核实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常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6份,督促各部门及时整治各种违章占用、破坏道路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在检察建议的推动下,天宁区在全域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专项治理,以红梅公园周边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提升示范点,重点整治周边侵占盲道停车等情形。

相关部门围绕检察建议内容,积极沟通协商,协调各属地街道、社区迅速开展整治工作。合理选址规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在盲道周围加设阻车护栏,加强与街道社区沟通,加大对侵占盲道行为的处罚力度……共同守护盲道安全。

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修补破损盲道15处,组织志愿者到街头巷尾对临时占用盲道停车的群众进行劝导,宣传《常州市市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辖区内大部分盲道已恢复整洁、畅通,解决了辖区视障人群出行难问题。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