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紫牛头条

紫牛头条|17年前高考失利的“小发明家”因本报报道被破格录取,如今他的公司入选福布斯榜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6 18:50:00

十月深秋,阿拉善沙漠,一架被趣称为“空中三蹦子”的飞行器呼啸升空。这款造型奇特的两栖载人飞行器自今年初亮相后,频频引爆海内外社交媒体。网友惊叹:“小时候作文里‘会飞的车’竟成真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产品创造者是来自南京的创业者刘峰。23岁时,他正式开始创业;28岁时,入选福布斯“亚洲地区30位30岁以下商业领袖”榜单;就在前几天,其公司入选江苏省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估值过亿元。

然而,“年轻创业者”远不是刘峰故事的全部。或许有读者记得,2008年曾有一场关于“高能低分学生该不该被破格录取”的社会讨论——当年的刘峰被称为天才小发明家,高考却只考了266分、几乎无学可上,此事掀起社会各界热议。经扬子晚报报道后,刘峰被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破格录取,并用自己的十七年历程回应了当年争议。

废品站出了个“小发明家”

不爱考试爱创造

“小时候,我爸是收废品的,我的玩具就是从废纸板、旧电器的废品堆里修修补补、拼拼凑凑来的。”回忆起童年那些“变废为宝”的时光,刘峰的语气带着自豪。3岁时,父亲带着全家来南京谋生——因为没钱,起初连收废品的三轮车都是租的,而那个堆满废品的家,成了他的玩具天堂,也是最早的“发明创造温床”。

后来,“叮咚”一声门铃响,为刘峰敲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南京月牙湖小学读书时,老师教学生们动手制作门铃。随着小门铃发出第一声脆响,年幼的刘峰深受震撼,“通过烙铁、焊锡,把几个元器件焊在一起,竟然就能发出响声!当时,我整个人的认知就不一样了。”

刘峰曾是校园里的“小发明家”


本就在废品堆里享受创造乐趣的刘峰,从此一发不可收。小学时,他取得了第1项发明专利“电子摆变色球”;整个中小学期间,他共获得5项国家专利、5个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创造大赛一等奖作品,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还有了“小发明家”的称号。

不过,只有小学文化的父母,却不太懂儿子的“发明”,只盼他能把心思放在学业上。高中时,学业矛盾加剧,刘峰越发抗拒没完没了的试卷,成绩一落千丈。那时他放学一回家就躲进卧室通宵搞创造——那是他的天地:半张床睡觉,半张床堆满“宝贝”锯子、锤子、螺丝刀……在这些“宝贝”的环绕中,他感受着真正的快乐。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场考试。我觉得在小时候,‘玩’可能比考试更重要。玩是为了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身。”如今的刘峰还是“玩”心不改。今年,他为自己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报了无人机兴趣班——当年他的玩具来自废品堆,如今女儿的玩具是无人机和机器人。

曾引发社会争议:

“高能低分”该不该被破格录取?

刘峰至今记得,2008年7月29日,在江苏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家评选活动颁奖现场,他被记者一句“恭喜你啊,小发明家!打算上清华还是北大”问住了。刚拿到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证书的他,老实回答:高考只取得266分+2C的成绩,比本二线低了60多分,可能没学上了。

次日,扬子晚报刊发关于刘峰的报道《“真希望有高校肯破格录取我!”》。不少高校和读者对这个小发明家产生了兴趣,纷纷给报社打来电话,希望和他取得联系、交流破格录取等事宜。

这也引发了许多争议。比如,266分的发明家算不算“好学生”?有读者认同:“工作得靠自己去闯,还是要看能力,光会考试没有用。如果连刘峰都不算‘好学生’,那么‘好学生’的标准就不切实际了。”也有读者反对:“如果说一名学生连基础的语数外都不能达到良好以上的程度,那么应该是算不上‘好学生’的。”

刘峰参与央视“我是发明家”节目


该不该破格录取?高校界意见也不统一。有教授表示支持,也有人认为要慎重,否则对高分学生来说可能有失公平。还有考官建议刘峰,倘若上了大学一定要把心从发明创造上收回来,放在学习上,把基础打牢,这样才有发展的后劲。

最终,在一片争论中,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技能特招形式破格录取了他。刘峰很珍惜这个机会,在学校认真学习,成绩直达年级前三,拿到了奖学金,也撕掉了身上“高能低分”的标签。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发明创造,常常泡在实验室里,钻研出多旋翼无人机等一项又一项新发明。

十七年过去,刘峰用自己“偏才”者成长轨迹,为当初那场争议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答案。不过,回首往事时,他仍会觉得,如果当初能好好学习考个高分,很多事情会不一样,或许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就。

小时候想开“电子公司”

如今梦想成真

“这双写代码的手,也洗过菜、做过麻辣烫。”刘峰笑着说起上大学时的创业经历,“父亲是我的榜样,他踩三轮车收废品可以养活全家,那我凭什么不能靠能力养活自己?”2009年,刘谦在央视春晚表演魔术,刘峰趁势开起了魔术道具淘宝店,生意红火,赚了几倍的大学生活费;淘宝店关闭后,又用学校创新大赛奖励的免费房间,办起了电子产品小卖部;后来还承包过食堂档口做麻辣烫,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去菜市场买新鲜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他也曾遭遇曲折,比如在一次研发“高楼逃生器”的项目中,被骗光了所有积蓄。他一度迷茫,在网上发帖找工作,被网友邀请到深圳做销售。没多久,一则南京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新闻,将他召回了南京。那是2012年,23岁的刘峰,带着毕业论文研究的平衡车项目,一路过关斩将,赢得15万元创业奖金,从此开始了在南京的创业之路。

2014年,刘峰创办的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栖霞经济开发区扎根。公司从一颗种子茁壮成长,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瞪羚企业,以及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等,在智能短途出行领域崭露头角。“发展离不开努力,也离不开机遇。”对于取得的成就,他十分感激时代给予的机遇。

刘峰和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飞行摩托

兜兜转转,他也终于实现了十七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的梦想:毕业后开一家公司,专门销售自己研发的电子产品,比如冬天让脚温暖的电子鞋等。如今,他的“电子公司”产品更丰富,独轮车、滑板车、电动车、儿童车、无人机、飞行摩托、电动冲浪船……“海陆空”全覆盖,不断拓展着关于出行方式的想象力边界。

从“小发明家”到创业者,现在要做“中国智造”

从被破格录取到连续创业,外人看来波澜起伏,刘峰却觉得,只不过是一直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他把自己定义为“耐得住寂寞的连续创业者”,将创业历程复盘为三个阶段:“一开始是技术极客,追求极致的产品差异化;后来也陷入过卷人力、卷价格的传统误区;还好及时醒悟,回归纯粹的技术道路。”

在他看来,中国智造出海,不能靠低价竞争,核心在于技术实力,“专心做事,提高技术,价格等方面的优势会自然体现。它是结果,不是目的。”出于此,他的公司始终把超过10%的营收投入技术研发。

2020年,带着第三阶段的思考,刘峰和团队启动了飞行摩托的研发。当时资本市场对载人飞行器并不看好,但他们坚持到了低空经济浪潮的到来。今年1月,名为Skyrider X6的飞行摩托于在国外展会首次亮相,根据美国法规被归类为超轻型飞行器,无需驾照即可飞行,仅需约6万美元的价格更是引发轰动,一度登上海外热搜。乘势而飞,今年8月份其公司再获4000万元融资。

这款飞行器被国内网友趣称为“空中三蹦子”,已在电商平台上线,预售价49.88万元。目前,首位顾客已经出现,是一位中国网友。陆续还有网友质疑“这是没有实物的噱头”,刘峰和团队就在阿拉善沙漠来了场公开飞行,用行动回应。

“从一个发明爱好者到现在的连续创业者,我觉得自己一直没有变化,本质就是找自己兴趣爱好的点,专心做事,不断突破。”刘峰说,如今他想做“低空版宇树”,让更多人接触和体验未来出行方式,让出行方式多一个“飞行摩托”的选择。前不久,飞行摩托在阿拉善沙漠成功起飞,这个令他心潮澎湃的未来愿景,仿佛又近了一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