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江苏徐州:多措并举护航“双节” 把“人从众”变成“顺净美”
来源: 徐州日报
2025-10-10 09:00:00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人从众”刷屏——云龙山、云龙湖、富国街、丰储街、苏宁广场等热门打卡点同步开启“摩肩接踵”模式。与此同时,一群“城市滤镜师”正以脚步为画笔,在拥堵的街区、景区精准“修图”。
他们,是假期里最硬核的打卡背景板。在霓虹灯交织的夜色中,他们的反光背心比灯光秀更耀眼,成为城市中格外引人注目的存在。
中心商圈通透
他们默默守护
10月1日12:30,苏宁广场门前的彭城北路,正如鼓楼区城管局负责人所言,路边不见一辆乱停乱放的电动自行车,取而代之的是定岗值守的城管执法人员。
“去年‘十一’我们来徐州游玩,这里电动自行车停得密密麻麻,几乎成了‘车海’。今年再来,电动自行车都不见了,去哪儿了呢?”面对记者的采访,来自安庆的游客席女士满脸疑惑。
大量电动自行车究竟去了哪里?鼓楼区城管局党委委员、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张立文给出答案:为了保障中心商圈通行顺畅、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消除安全隐患,鼓楼区依托精细化管理模式,全力破解非机动车治理难题。整治前,区政府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精准掌握商户、外卖员等不同群体的停车需求,随后分阶段推进实施。
“科学划定彭城路宽段、河清路、府署街等核心路段禁停区域,优化地铁出入口与无障碍通行衔接设计;针对外卖员、快递员‘短时停靠’需求,在各大商超周边设置4处、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外卖即停即走点,配备清晰指示牌;在广场南侧、西侧新增非机动车停车区14处,在12个关键路口增设引导指示牌;引导商家利用其自有地下空间,新增地下员工专用非机动车停车位……通过这些举措,完成中心商圈非机动车‘大搬迁’。”张立文介绍道。
简洁话语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中心商圈非机动车的有序搬迁,同样经历长期努力与坚持:4月实施彭城路宽段综合治理,7月全面推进河清路、府署街及周边区域延伸整治,实现治理范围由点及面全覆盖;7月下旬起,区城管局联合黄楼街道办事处安排执法人员,每日从9:00到21:00定岗值守,区城管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在中心商圈带队值班……经过两个月试运行,中心商圈的“清爽”面貌逐步常态化。
“要问我们什么感觉,我就用两个字形容——透气!”席女士满意地说。
富国街焕新
他们用心施工
富国街是一个集购物、美食与休闲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今年“双节”假期,这里不仅延续了热闹的美食购物氛围,还新增了休闲空间,供市民、游客在街边小憩。
中午时分,富国街人流如织。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能看到不少市民坐在路边新增的休闲椅上歇脚;路边划定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内,车辆停放得井然有序。
“富国街见证了城市发展变迁,是几代徐州人记忆深处的地标,更是当下徐州城市旅游的重要名片。”泉山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8月下旬,由该局负责实施的富国街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开工,“十一”前主体完工。
此次改造对街区外立面进行升级:粉刷修复沿街9栋老旧楼体,统一设计建筑色调,清理废弃附属设施,融入彭城七里文化元素,打造兼具现代感与烟火气的街区风貌;取消路两侧机动车泊位,将非机动车停车位从人行道调整至道路两侧,释放人行空间;在富国街与福顺路交叉口增设嵌入式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方便外卖车辆短时停靠;人行道增设休闲座椅,方便市民、游客休息;增设果皮箱和垃圾箱,提升街区环境卫生;利用街区东入口围墙打造网红打卡墙……
在泉山区城管局的努力下,如今的富国街及周边不仅可以逛吃购物,还能随时小憩。放眼望去,身着蓝色制服的城管队员随处可见,他们守护着街区秩序,也守护着城市的文明形象。
丰储街难题
他们贴心解决
到一座陌生城市打卡,最尴尬的事是什么?找厕所无疑榜上有名。356米长的丰储街,原本仅西端有一座苏园公厕——这座公厕建于30余年前,如今,丰储街成为徐州网红打卡点,苏园公厕也难以满足游客和市民的如厕需求了。
今年“五一”前夕,云龙区城管局在苏园公厕北侧的拆迁空地上,一次性增设8座可移动公厕,且全部供女性使用,照明、排风、洗手池一应俱全;每天8:00—24:00,安排两名保洁员驻点维护,确保公厕干净整洁。
如厕问题解决了,垃圾清运也及时跟上。考虑到丰储街假期日均1—2万人次的人流量会让商户异常忙碌,云龙区城管局适时投放垃圾分类上门收集车。
听到《兰花草》的旋律响起,商户袁女士拎着垃圾桶走到路边,一边往垃圾分类上门收集车上倒垃圾,一边告诉记者:“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连倒垃圾的时间都得挤。有了垃圾分类上门收集车,我们心里暖暖的。”
街区干净、好吃好喝……丰储街的“逛吃指数”直接拉满。
道路质量
他们紧盯不放
10月3日,市城管局市政管理中心泉山管理所副所长白杨值班:上午骑电动自行车巡查了十余条市区主干道,下午驱车赶往金山东路雨污分流工地复检。
“工地‘双节’不停工,我们就不休息。现场盯质量、复核施工面积,一样都不能少。”白杨介绍,泉山管理所共十余人,要负责44条道路、20座桥梁、6座下行通道的养护,“每天分工跑一圈,电动自行车的电量刚好见底。”说到“把电跑光”,他笑了,“路越好,城市越文明!”
“在路上”正是市政管理中心的工作常态。为应对假期大客流、密集活动及极端天气叠加风险,该中心对154条市管道路、136座桥梁、8座隧道、13座下行通道、5条综合管廊,以及白云立交扩容、马洪路、淮塔东路东延一期一标、新元大道北延、市管道路中小修、桥梁除险等6个在建项目,实行重点保障。
“各辖区管理所依托城市生命线系统,对桥梁、隧道、下行通道每日巡查1次,对道路按照养护等级开展巡查巡管。”市政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节前已对车站、地铁站点、旅游景区及商业中心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一次全面隐患排查整治,确保设施不‘带病过节’,保障市民游客安全出行。”
安全巡查
他们定岗定责
3位城管队员排着整齐的队列在街边穿梭,目光扫过每一处细节:摊位是否外摆、物品是否占道。带队的是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执法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李贺,队员路军、窦克一路同行。
为了让市民、游客的假期更充实,云龙山北坡“双节”期间设置了市集,近百个摊位有序排布。“我们9:00到场,20:30撤岗,秩序不松游客才能玩得尽兴。”李贺的一句话,道尽假期保障的节奏。
这个点位,只是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执法大队“大棋盘”里的一枚棋子。
节前,该大队已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重点强化辖区企业用电、用气、用火安全检查与督导提醒,加强景区户外广告、店招标牌稳固性排查,对在建工地施工规范、山林防火设施、景区各类基础设施等开展细致巡查,切实筑牢景区安全“防火墙”。
“双节”期间,该大队以“疏堵保畅”为核心,提前对接交警部门,对珠山东路、珠山西路、湖南路、滨湖公园东口等易堵路段,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成立景区交通疏导队,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即停即走,避免长时间拥堵,游客通行效率提升40%,最大限度保障了景区交通顺畅。
在滨湖公园东门、池杉林、云龙山西门等流动摊点高发点位,以及水上世界等客流密集区域,日均增派执法力量30人次,增加12:00—13:30、17:30—20:30两个值班班次,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制度,保证重点时段执法管理不断档,切实做到“发现即劝导、违规即处置”。
道路保洁
他们重任在肩
10月3日20:00,黄河南路灯火通明。徐州苏彭市容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保洁员孙玉强,正挥舞着大扫帚,落叶、纸屑被迅速归堆。“途经这段路的外地游客多,路段距离富国街、黄河新村比较近,道路内小吃店铺众多,你看车牌,十辆里有八辆是外地的。”老孙抹把汗,笑得憨厚。
当城市成为热度极高的旅游城市,“城市美容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节假日期间主城区中心商圈、公园景区、网红打卡点等旅游热门区域的环境卫生保障,营造规范、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该中心列出文庙街区、富国街、丰储街、云龙湖风景区、宝莲寺景区等重点点位,9月29日、30日在主城区开展节前“大扫除”行动。
“‘大扫除’行动重点加强热门景点周边道路卫生整治:仔细擦拭附近果皮箱、垃圾桶,对地面油污点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冲洗交通护栏、公交站台,全面清除各类卫生死角和脏污积灰;提前7天安排冲洗行动,利用夜间车流量少的有利时机,多机联合、全覆盖无死角冲洗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清理道路两侧树穴、花坛、绿化带隔离带;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场所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该负责人说,“节日期间,配强配足保洁力量,增加巡回保洁车辆与巡回捡拾频次。如丰储街、富国街等网红打卡地,每100米增配1名保洁捡拾人员,对人流聚集、易产生暴露垃圾的点位重点保障,对道路生活垃圾实行1天6次清运,及时清理动态垃圾。”
据统计,假期8天,共清理其他垃圾28827.96吨,餐厨垃圾2538.16吨,让“烟火气”与“洁净美”同行。
路灯检修
他们24小时在线
10月4日9:00,细雨蒙蒙。市城管局照明管理中心维修员卢传明、刘强驾驶23米高空作业车抵达火花路,对东侧一基路灯进行检修。刘强稳控摇杆,起重臂升至11米,卢传明站在作业平台上拧螺丝、测电压,很快就完成检修。两人配合默契,宛如一对“灯上舞者”。
“城市亮灯,我们24小时在线。”卢传明说,白天查路灯灯杆是否歪斜、底部是否积水,晚上核查路灯亮灯率,“发现积水先断电、再复核,绝不带病送电。”节日期间,他的同事曾抢修到次日凌晨1:00,“我们负责300多条路,总计3万多基路灯,要对每一基路灯负责。”
据市城管局照明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双节”前,该中心已对全市市管景观照明设施进行了安全检查及全面维护,并通过点亮楼体、桥体及节点景观照明设施,确保“双节”期间全市照明设施亮灯率达99%以上;不仅如此,所有景观照明亮化设施全部“加班”30分钟——亮灯时间延长至每天22:30。
“当日事当日毕,重大故障或需协调其他部门的情况,24小时内提出处理方案并上报;恶劣天气立即组织专项巡查,检查设施稳固性、防水及电气安全。”该负责人说,“双节”期间,中心增加巡查人员,在重要活动场所、重要路段安排人员定点值守,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发现故障或损坏立即组织现场维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让城市景观照明始终璀璨。
重点保障
他们全力以赴
“双节”对于全体城管人而言,不是假期,而是一场保障战役。为保障中心商圈和重点区域,每天都有带班负责人值守,每项工作都有具体要求。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结合近期游客热力图、交通流量监测数据及市民投诉热点,城市管理重点区域升级为“核心保障圈4大板块+彭城七里沿线19个重点区域+15个重点景区”。节日期间,每日投入执法保障人员约620人次(其中鼓楼、云龙、泉山570人次,市执法监督局50人次);同时,主城区每日投入环卫保洁人员约5000人次。
“我们将网红热度、交通流量、商业能量和城市门户,统一纳入节日保障核心圈。各区结合辖区实际,合理安排人员——以回龙窝、户部山、云龙山三大热门打卡地为例,节日期间实行分区截流、单向循环,保洁和执法力量同步跟进至23:00以后。”
“德基广场、文庙、苏宁、金鹰上街等商圈的停车指示牌和公厕指示牌清晰醒目,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频次提高至平日两倍;同时,协调周边商场、写字楼提供错时共享车位,缓解停车压力。”
该负责人表示,户部山、回龙窝、云龙山、徐州博物馆、中心商圈、富国街、丰储街等6个核心点位,由市城管局6名班子成员重点包挂;市执法监督局安排4个巡查组,对各单位管理工作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加大假期市容环卫信息采集力度,及时推送属地落实整改。
记者 陆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