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记者手记丨帕米尔高原上的生命线——中塔公路巡礼

来源: 新华社

2025-09-28 20:25:00

  新华社杜尚别9月28日电 题:帕米尔高原上的生命线——中塔公路巡礼 

  新华社记者赵宇 苟洪景 陈汀

  乘车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出发,向东南穿过丹加拉谷地,经库洛布翻越哈兹拉蒂绍赫山,沿喷赤河谷一路向北,就进入了帕米尔高原。

   

    这是9月10日在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拍摄的中塔公路一期路段(无人机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河水奔涌激荡,昼夜咆哮,两岸山势峥嵘,峰峦叠嶂。记者的思绪不禁走向1300多年前——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玄奘法师从天竺(今印度)启程,历时两年,途经“葱岭”回到长安。他在《大唐西域记》里这样描述葱岭:“据两雪山间,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碱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止。”

  葱岭,现今正是帕米尔高原一带,绵延入塔吉克斯坦境内,使得山地约占其国土面积的93%,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比比皆是。但天堑变通途,一条公路穿行帕米尔高原,行车十几个小时即可抵达中国和塔吉克斯坦边境的卡拉苏口岸。

  沿途记者看见,大部分山体石质松脆,几乎没有任何植被,坍塌是家常便饭,在上面修路可谓难上加难。当地人常说,老天爷不赏饭吃。但中国建设者们偏不信这个邪。

  中塔公路(也称帕米尔公路)初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西起杜尚别,东至中塔边境卡拉苏口岸,全长超过1000公里,对塔物流运输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和年久失修,公路原线大量路段损毁严重。2009年,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负责的中塔公路改扩建项目开始实施。

  2013年,中塔公路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塔总统拉赫蒙称赞改造一新的公路让居民出行更加安全,亲自为中国工人代表颁授奖章。2022年9月,中塔公路二期工程启动,直面帕米尔高原的严峻挑战。

   

    这是9月11日在塔吉克斯坦卡拉依洪姆村附近拍摄的中塔公路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丹加拉以东约255公里的卡拉依洪姆村,是通往帕米尔高原门户。村民基什瓦尔大叔用宽厚粗糙的手掌拍了拍自己的腰,咧嘴一笑:“冬天的积雪,到这里。”

  恶劣天气之外,二期项目还面临更为险恶的地质条件:山势险峻且垂直落差极大,地质条件多为风化页岩,多处地段是泥石流和山体塌方高发区;边坡陡峭,最高开挖线与路面的垂直距离高达76米。另外,由于这条公路是连接中塔两国的唯一陆上通道,必须做到同时确保道路通畅和不间断施工……

   

    9月11日,工人在塔吉克斯坦卡拉依洪姆村附近的中塔公路二期工程1号隧道施工现场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建设中,中国路桥团队悉心规划,科学施工,新建两条隧道、14座桥梁和5个明洞,并将路面由原来的4米拓宽至12米。两条隧道是控制性工程,其中长达3388米的1号隧道经两年多建设已全线贯通。拉赫蒙总统对此赞不绝口,直接命名为“塔吉克斯坦隧道”。

  隔着喷赤河,记者远远看见对岸的村子。那里是阿富汗境内。两名男子正骑着摩托车,艰难缓慢地行驶在悬崖边崎岖陡峭的土路上,扬起一路尘土。

   

    9月11日,一名中方员工(左)在塔吉克斯坦卡拉依洪姆村附近的中塔公路二期工程1号隧道施工现场指导塔方员工。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如果没有中国朋友,我们的路况就是对岸的样子。”中国路桥团队当地员工瑙鲁斯说,“如今路况彻底改善,道路也更加宽阔平坦。”

  “中塔公路二期工程全长92.339公里,明年完工后行车时间将从原来的5小时减至1.5小时。”站在卡拉依洪姆村的项目起点,中塔二期部分关键路段建设项目生产经理姜树林说。

   

    这是9月11日在塔吉克斯坦卡拉依洪姆村附近拍摄的中塔公路二期路段(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在卡拉依洪姆村附近一家旅店,正在歇脚的货车司机阿米尔告诉记者,他跑这条路已有5年,以前的路况让人头疼。“现在政府和中国企业为我们修了这么好的路,我们真心感谢!”

  老司机图拉洪也兴致勃勃地凑上来:“嘿,这条路我跑了40年!去杜尚别以前要花很长时间,大约三四天,现在一天半就到啦。”

   

    9月11日,在塔吉克斯坦卡拉依洪姆村附近,司机图拉洪检查车辆。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驱车行驶在全新的公路上,路边一家别致的庭院吸引了记者驻足。火红的石榴、黄绿的香梨和饱满的无花果缀满枝头,绿荫如盖,瓜果飘香。一名大约三四岁的小姑娘咯咯笑个不停,一边啃着香梨,一边推开栅栏门让记者进院。

  基什瓦尔大叔是这座院子的主人,隔壁是他的小商店。“这家店是2007年开的。以前(往杜尚别)寄送货物或接收(从杜尚别来的)货物需要三四天,非常困难。现在早上订购的商品,当晚就能收到。”

  “这条路的价值无法估量,大家对它都很满意。”基什瓦尔大叔说。

   

    9月11日,在塔吉克斯坦卡拉依洪姆村附近,村民基什瓦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临别之际,一辆载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车匆匆驶过。

  青岛鼎圣鸿泰汽车集团董事长王培良在杜尚别告诉记者,借助塔吉克斯坦政府的绿色转型战略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巨大优势,广汽埃安、比亚迪、五菱等中国品牌汽车纷纷进入塔吉克斯坦市场,其中大部分经中塔公路运入。目前,杜尚别的出租车几乎都是新能源汽车,中国科技与中国品质在当地司机和乘客中口口相传。

   

    9月11日,一辆载有中国品牌汽车的笼车行驶在塔吉克斯坦卡拉依洪姆村附近的中塔公路二期路段上。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夜幕降临,日夜兼程的货车在中塔公路上汇成星星点点的长龙。共建“一带一路”的澎湃生命力,让高山之国的旷野不再寂寥。中塔命运共同体的精彩故事,正在新时代的穹庐下不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