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焕新,城乡“联姻”——科金兴农服务日暨2025年南京市“莱斯乡村共享小院+”推介会成功举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0 20:45:00
11月19日,一场聚焦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科金兴农服务日暨2025年南京市“莱斯乡村共享小院+”推介活动在金陵老年大学举行。
![]()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现场开展第二批共享小院特色村推介,同时发布多项赋能计划,邀请科研机构、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特色村及新村民代表等共同参与,搭建起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坚实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更添烟火暖意的是,活动特别联动扬子晚报设置“南京优质农产品市集”,琳琅满目的乡土好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让这场乡村振兴盛会不仅有“发展蓝图”,更有“舌尖温度”。
![]()
盘活闲置资源,搭建城乡融合桥梁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农房长期闲置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启动“莱斯乡村 共享小院+”特色村试点工作,盘活乡村闲置农房,按照共享共建理念,围绕“在乡村给您一个家园、一个花园、一个菜园(果园)”的客户需求和定位,以招募“新村民”、盘活闲置农房为抓手,同步启动“六大计划”,在城乡间搭建起一座要素双向流动的桥梁。
首批推出的6个村88套小院,目前已出租65套。亲见村、九华村等探索与第三方成立运营平台,以“乡村运营”推动“乡村发展”;龙尚村举办田园酉时宴等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搭建新老村民共享共建的平台;渡桥社区围绕自身发展方向招募“新村民”,培育了一批差异化、有辨识度的新业态……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共享小院”已成为南京市建设“生态和谐风貌美、人气和旺产业美、乡风和畅人文美、共富和顺生活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创新实践。
今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继续推出第二批10个村132套小院。现场的推介环节中,江宁孟墓社区、六合金庄社区等5个试点村代表通过案例展示,分享了“共享小院”的实践成果。为了保障“共享小院”项目顺利落地,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还进一步优化了“新村民种子计划”“一站式服务”等六大保障体系,让新村民享受从看房签约到装修运营的全流程服务。
![]()
多类资源联动,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为推动“共享小院”长效发展,推介会现场还发布了“国际小院”“企业小院”等多项赋能计划,汇聚高校、金融、文艺等多方力量。南京大学面向海内外招募科学家作为新村民、通过共享小院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探索“政府、高校、村集体、运营公司”联合推进乡村的“社会综合治理、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人才引入”的多维度共管模式;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书记陶文娟教授发布了“艺术小院计划”,引导学院师生的科研、作业、课题面向“共享小院”结合特色村自身特点,协助乡村做好产业定位、文创产品及研学课程开发、小院设计、乡村艺术节等,开启“校地共建、企村共赢”新模式;紫金农商行发布“小院贷”,为农房改造、创业经营提供专项信贷支持;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金陵老年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引导教学系与共享小院结对,参与探村访院活动,将“银龄经济”和“小院经济”相结合,为乡村发展提供新活力;“高力国际”等地产资源,也将开展立体化宣传,多类资源全面赋能小院发展。
![]()
活动现场,佘村的创业代表沈佳的故事引发共鸣——通过南京“共享小院”的“探村访院”活动走进佘村,被佘村的创业氛围、村委的政策支持和贴心服务所感染,决定在佘村创办“野人音响”,在乡村里畅快呼吸,与热爱音乐的人一同探寻音乐的本真和纯粹。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通过“莱斯乡村共享小院+”模式,引入新村民和城市优质要素,一批有钱有闲有资源有乡村情怀的“新村民”通过平台项目扎根乡村,经营咖啡馆、餐饮、民宿等业态,极大丰富了和美乡村的经营业态。
![]()
优化运营模式,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共享小院”的核心不仅仅是将农房“一租了之”,而是整合乡村闲置资源,由村集体或村集体与第三方成立的运营平台集中管理,运营平台对共享小院乃至整村资源进行运营管理,以城乡资源共享实现新老村民利益共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首批共享小院中,亲见村和九华村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承租农房进行整体打造提升,村集体和村民在获得房租的基础上,还能获得运营平台额外的分红。
今年第二批小院中,江北新区中山社区、浦口茶棚村、江宁佘村等均成立了第三方运营机构,通过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让“寸土”变“寸金”。
浦口茶棚村共享小院项目由南京瑞远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公司从规划到落地全程对项目提供服务保障。同时,还计划根据客户需求,打造一批可“拎包入住”的样板房,极大压缩了“新村民”前期投入的成本。
佘村成立了南京青龙山郊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整体运营和新村民招募工作,为各类创业者到乡村创业创新提供一站式服务。
![]()
搭建共享平台,不断丰富小院内涵
“共享小院”的核心是“人”。老村民是乡村发展的根,守护世代相传的风土人情、民俗记忆和乡土情怀,延续乡村发展的“地气”;新村民是乡村发展的光,带来多元理念、各类资源和蓬勃活力,增添着乡村的“朝气”。
“共享小院”将按照“凝聚精神力量、营造生活方式、连接社群关系”的思路,发展共享食堂、书吧、菜地等业态模式,把乡村打造为创业创新集聚之村、归园田居栖息之村、抱团养老乐活之村。
![]()
去年,首批共享小院特色村通过举办龙尚田园酉时宴、稻田纸飞机嘉年华以及一系列的探村访院的活动,搭建了新老村民交流的平台,让原住民更有“获得感”,“新村民”更有“归宿感”。今年,各特色村也正在筹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招募新村民。本次推介会发布了13个11-12月份的探村访院活动,各村将手工制作、咖啡拉花体验、盆景制作、品茶等特色活动和访院活动结合,让市民能够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
![]()
此外,金陵老年大学也引导支持将课外研学活动与共享小院相结合,邀请“银发族”全方位体验田园风光、品尝乡野美味、享受乡村生活。
![]()
烟火暖场,市集里的乡土新味
活动现场,除了干货满满的项目推介,一场热闹的“南京优质农产品市集”格外吸睛。市集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扬子晚报精心策划,汇聚了特色农产品——从酸甜不涩的黑莓汁到桥林的手工茶干,从农场现摘的青菜玉米到散发清香的猕猴桃,琳琅满目的“乡味”引得金陵老年大学的学员们驻足品尝、选购。“平时只能在超市买包装好的农产品,今天能直接和农户聊天,知道这菜是怎么种的,买得更放心!”学员王女士说。
![]()
对参展农户而言,市集更是打开销路的“新窗口”。“以前我们农场的水果主要卖给批发商,利润薄。通过市集平台,我们直接面对市民,不仅卖得快,还能收集反馈改进产品。”家庭农场主理人李大姐边打包边笑。
![]()
从“田间”到“餐桌”,从“农户”到“市民”,这个藏在推介会里的市集,用最朴素的烟火气,写就了城乡融合最生动的注脚。它不仅让“莱斯乡村共享小院+”的品牌更接地气,更让“城乡一家”的理念,通过一篮篮菜、一袋袋米、一颗颗果,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里。
![]()
从“闲置农房”到“共享小院”,从“单点试点”到“全域推广”,南京正以“莱斯乡村共享小院+”为笔,在城乡融合的画卷上写下生动注脚。这场双向奔赴的“联姻”,不仅让小院焕新、乡村焕活,更让城乡要素流动更畅、发展动能更足,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有温度”的实践路径。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