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东营文旅回应无人机扰鸟出片争议,禁赛是最优解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5 16:15:00

近日,鸟类爱好圈中热议,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有人为了拍摄万鸟齐飞的画面,使用无人机在保护区上空追逐鸟群,甚至出现了无人机与珍稀卷羽鹈鹕同框的危险画面,还导致了一只大雁在空中与无人机相撞,最终坠落不幸死亡。

对于此事,3日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文做出回应,直言无人机的闯入让天空变成了鸟群的刑场,“一次次受伤的鸟儿,一个生命的逝去,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拍摄的边界在哪里?”东营文旅介绍,无人机的轰鸣对鸟类而言不是打扰,是生死威胁。研究表明,每一起无人机追逐,都可能引发鸟群应激反应,导致体力透支、雏鸟弃养,甚至心脏骤停。“你追逐的那个“完美镜头”,很可能成为一个生命最后的影像。”倡议用长焦代替无人机,用耐心代替追逐,并郑重声明:“今后,在各类官方主办的摄影摄像比赛中,所有通过无人机追赶、惊扰鸟群方式所拍摄的作品,一经核实,将不再具备参赛资格。”

关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否可以禁飞的问题,东营市公安局已公开回应,称保护区管委会正积极沟通司法局、行政执法等部门,拟通过东营市人民政府对外发布无人机管控公告。

在鸟类生态摄影里,的确存在部分摄影者急于“出片”,不惜采取人为制造惊扰以获取动态画面的“驱鸟式拍摄”的问题,这样的功利心态已背离了生态摄影记录自然、保护生态的初心。应对此次事件,东营文旅提出的“禁赛”引起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认为这会是好办法“支持,直接取消参赛资格,拍了也白拍。”也有网友认为需要更多措施,比如设置禁飞区,“这些地方就应该直接禁无人机啊。”禁赛是解决无人机扰鸟拍摄的最优解吗?记者联系了鸟类生态摄影师傅萌。

“无人机拍鸟的现象在各地都有,不止东营,且很多人拍鸟并不是为了参赛,所以这种参赛条件限制的措施效果有限。”傅萌表示,当前各个摄影比赛的组织者不同,评选的标准也不一样,有的摄影比赛主办方会在生态伦理方面有所要求,“比如拍摄的鸟类飞翔的图片不能是屁股版,因为这样一看就能看出来鸟是被人为赶飞的。”

有些科学研究需要借助无人机对鸟类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无人机的颜色及形状、接近距离和飞行高度均会对鸟类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一些鸟类会把无人机当成捕食者,有的鸟类会因为无人机接近受到惊吓导致繁殖失败,中小型鸟类对于无人机更为敏感。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在春季候鸟保护工作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引导公众树立文明观鸟、拍鸟理念,不得追逐惊扰野生鸟类;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

在傅萌看来,从发展低空经济的层面来说,要完全禁止无人机拍摄也不现实,特别是观鸟拍摄点不仅仅会在自然保护区,很多自然环境优美的景区、植物园都是鸟点,比如南京的中山植物园、玄武湖公园、老山风景区,都是非常好的拍摄鸟的地方,也深受自然风光摄影爱好者的喜爱“你很难区分飞无人机的是拍自然风景还是拍鸟。”应对无人机扰鸟拍摄的问题,傅萌认为除了在舆论上谴责外,也需要强化执法力度,“但从目前看,还是存在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

随着观鸟爱好者圈子的扩大,对鸟类生态了解甚少只是想要快速“出片”的摄影者变多了,部分摄影爱好者忽视了鸟类对噪音、光影的敏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生态伦理观念,也缺少观鸟、拍鸟不可或缺的特质,那就是“耐心”,“我们这么多拍鸟的人,初心都是因为喜欢鸟、爱鸟所以才会去拍鸟,但是随着拍鸟队伍的壮大,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傅萌表示,鸟类是非常胆小、谨慎的动物,绝大部分鸟对于人类天生就是害怕的,过多的人涌入一个地方拍鸟,也让傅萌担忧是否会对鸟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有的人为了拍到好的照片,会去干预鸟的自然生活状态。比如说有的鸟它为了防御天敌,会在自己巢穴外遮挡很多树叶树枝,保护幼鸟,有人为了更好的拍巢穴,就把那些树叶拨开,这样岂不是让幼鸟处于危险之中。还有的人想要拍鸟捕食,就拿钩子钉住小虫子,这些尖锐的钩子很有可能会划伤鸟嘴,对鸟造成极大的伤害。”为了拍鸟而伤鸟,就实在是本末倒置了。追求摄影艺术极致的美和生态保护并不是对立冲突的,真正的生态摄影是在不打扰的情况下捕捉动物最自然的样子,从对自然万物的尊重里获取闪光的瞬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