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江苏疾控提醒您注意预防这些疾病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4 16:04:00
11月进入深秋,季节转换,气温变化大。江苏疾控提醒大家,在添衣保暖的同时,重点关注秋冬季常见肠道传染病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等。
警惕“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全省每年9月开始,疫情数逐步上升,流行高峰大约为当年的10月份左右到次年的四月份左右,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具有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传播途径多样等特征,从而具备了高度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传播能力。从摄入诺如病毒颗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相对比较短,通常是12-48小时。
感染诺如病毒后,发病的症状主要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表现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的症状,同时,人群中也存在隐性感染者。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此类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了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其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排出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最常见的是贝类海水产品和一些生的蔬果。人群普遍易感。
目前,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主要采用非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彻底清洗生食的水果和蔬菜,海鲜类食品一定要彻底地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平时注意饮用水卫生。
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水至少冲洗20秒,防止病毒经手进入消化道。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3.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当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和家人相对隔离,呕吐和腹泻后应规范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衣物等。厨工应该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同时戴好口罩。
5.集体单位在发现疫情苗头时应及时和辖区疾控中心联系,共同核实和尽快处置疫情。
流感来袭,今年毒株有所不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感染人群的流感病毒主要有4个亚型:甲型H1N1、H3N2,乙型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需引起重视。
如何预防来势汹汹的流感?专家建议:
1.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如揉眼)、鼻子(如挖鼻)和口腔(如掏牙),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上臂遮挡或者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用手遮挡,因为遮挡后忘了洗手卫生是常事。
3.保持环境通风。如因为天气原因需要关闭门窗时,可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建议不低于30分钟。
4.流感高发时期,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封闭场所。
猩红热再现冬季流行峰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儿童和学生为主,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常急性起病)、咽痛,皮疹,面部皮肤充血,皮疹消退后开始出现脱屑。
部分患者在病程1-2天出现舌苔厚白,舌乳头红肿,似“草莓”,白苔脱落后似“杨梅”,称为“草莓舌”“杨梅舌”。还有一部分患者,在上述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咽峡出现严重化脓性炎症。因此,孩子除了发热、咽痛,出现以上症状,需警惕猩红热!
在预防方面,专家指出:
1. 流行季节加强学校和家庭等室内通风,儿童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
2. 教育儿童和青少年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规范洗手,必须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环境时佩戴口罩。
3.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如确诊猩红热需规范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疗。特别提醒: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完整疗程用药,以免链球菌通过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家长万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
4. 儿童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水痘高发,家有孩子要当心!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好发于儿童,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机构引起暴发疫情。
预防水痘,专家强调,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建议适龄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水痘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同时,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水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其他健康人群,居家隔离(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干燥),不得带病上课。
与此同时,秋冬时节,气温骤然冷暖交替,容易导致血压、血脂和血糖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此类慢性基础病的老年人请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的监测,遵医用药、定期随访,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通讯员 单云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图源 视觉中国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