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援外医疗队“家属”到“队员”,7年前为丈夫送行的她如今整装待发!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06:55:00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吕彦霖)9月2日,由江苏省组建的中国第35批援桑给巴尔、第21批援圭亚那医疗队、第21批援马耳他医疗队在南京举行培训班结业暨出征仪式。现场,第21批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徐州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楠楠难掩激动。七年前,她的丈夫也曾远赴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如今自己即将启程,她直言,“这是一场爱与使命的接力。”
刘楠楠(右一)一家
“虽然心中仍有一丝忐忑与紧张,但经过数个月的集中培训,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七年前,刘楠楠的丈夫李华超作为第21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执行了为期一年的医疗任务。“那时丈夫就与我分享他救治了一位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患者听力完全康复后,出于感激送来了亲手采摘的椰子和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令我们都很感动。”这些跨越山海的温暖故事,不仅让她体会到援外医疗工作的崇高使命,更悄然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工作中的刘楠楠
援外工作中的李华超
2024年6月,当医院发起组建新一期援圭亚那医疗队的通知,刘楠楠既心动又犹豫。孩子学业繁重,父母年事已高,家庭正需要她。得知妻子的纠结,丈夫李华超坚定地表示支持。
援外医疗的征途上,夫妻二人始终彼此支撑。七年前,李华超在桑给巴尔酷热的医院里为患者手术,在临时帐篷中救治传染病患者,而刘楠楠在家照顾一双儿女,陪伴生病的父母。如今在南京培训期间,刘楠楠全心投入了英语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李华超便开启了一边忙工作,一边既当爹又当妈的“双面人生”。“有一次半夜他去做紧急手术,只能将儿子反锁在家。经过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凌晨两点回家后他第一时间给我发消息,‘患者平安,孩子也没事,放心’,这短短一行字也让我泪湿眼眶。”
从当年的“援外家属”到如今的“援外队员”,刘楠楠动情地说,“家人的支持,是我前行最大的底气。”圭亚那气候炎热潮湿,李华超便提醒妻子要注意保持衣物和食物的干燥,同时建议她多学几句当地方言,以便更快融入当地的工作生活。“遇到困难时就抬头看看夜空,我和孩子们会守着同一片星光,做你最坚实的后盾。”李华超的鼓励,让她对即将开启的征程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刘楠楠注意到当地糖尿病高发,由此导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威胁着许多人的视力。“我不仅仅要看病治病,更要去开展健康教育,从源头尽力挽救他们的视力。”
据悉,此次江苏派出的3支援外医疗队共有48名队员,由徐州、连云港市等单位为主共同组建。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遣首支医疗队以来,中国援外医疗队足迹已遍布 77 国,而江苏已累计向桑给巴尔、圭亚那、马耳他等5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疗队79批1281人次,诊治患者1000万人次。
视频 杨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