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闲时车位精准共享 结对巧解停车难题

来源: 无锡城管

2025-09-18 18:43:00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无锡市关于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着力破解“停车难”民生痛点的文件精神,无锡市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市范围内推动错时共享停车模式,开放停车热难点区域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3000余个停车泊位进行错时共享,并探索形成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互利的共享机制。

其中,梁溪区作为老城厢,面临车位缺口大、潮汐矛盾突出、空间约束强等停车治理难题;滨湖区、经开区作为景区和网红打卡地聚集区,节假日“一位难求”现象也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城市病”,我们将以“停车矛盾最突出的崇安寺街道”为例,通过解剖一只麻雀、推动一类问题解决,通过错时共享与多元共治相结合、推动“精准定点共享”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全市巧解停车难题提供参考样本。

精准定点共享

实现资源需求高效匹配

传统“共享停车”模式存在资源开放者顾虑多、管理难度大、车位利用率低等问题。梁溪区城管局与崇安寺街道针对老城厢停车需求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调研,精准掌握了居民小区、综合体、办公楼、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同业态的停车需求及潮汐规律。

面对共享停车涉及的权属复杂与协调难题,街道以党建为纽带,积极统筹协调,推动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共享。通过精细化资源匹配,探索出老城厢结对共享模式,针对性设计了“双向共享”和“单向共享”两种机制,开创了“精准定点共享”模式。

双向共享:以东河花园小区和无锡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为例,白天税务局工作人员可将车停入东河花园小区,晚上下班后小区居民则可将车停至税务局停车场,完美对接了“日间机关单位车位紧张,夜间居民小区车位紧张”的双向需求。

单向共享:以梁溪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德恒物业、黎明物业为例,经街道协调推进,周边小区居民可在工作日18:00至次日8:00及休息日全天将车辆停放于梁溪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车位,有效解决了居民“回家难”的问题。

精准定点共享机制极大提升了共享泊位的利用率,将原先夜间或日间闲置的车位精准盘活,车位周转率和利用率实现了数倍增长。

目前,崇安寺街道已推动“东河花园—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德恒物业—梁溪资产、黎明物业—梁溪资产、汤巷小区—体育公园、联源物业—富安大厦、田基浜及小娄巷—大娄巷立体停车楼、育才弄—时代大厦”等7组点位结对共享,结对共享车位数达455个,同时推动零星车位共享186个,共计盘活可供共享车位641个,覆盖了东河花园、锦树花园等老旧小区密集区域,形成了覆盖“龟背壳”核心区的共享网络。

构建三方联动

多元协同保障长效运行

为保障共享停车管理有序、可持续长效运行,梁溪区城管局会同崇安寺街道构建了“属地牵头,居民、物业、共享单位三方联动”的共治模式。

街道、社区搭建协商平台,扮演“矛盾协调者”的角色,为共享停车推行提供公信力和制度保障,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市民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例如,在东河花园的错时共享停车项目中,小区居民持社区证明在线申请;税务局加装独立门禁系统,居民凭车牌识别进出;物业每晚巡查停车秩序。

通过明确三方权责,形成管理闭环,确保共享停车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

以点带面

形成规模效应良性循环

崇安寺街道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策略,通过在社区张贴“共享车位地图”,标注结对点位与开放时段;邀请居民实地操作等形式,打造了首批成功案例,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

首批错时共享项目的成功,吸引了大量观望中的商户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主动参与,仅2025年5月以来,崇安寺街道辖区内就新增错时共享泊位462个,变“要我共享”为“我要共享”。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共享停车生态日益丰富,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实现了“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规模效应。

不仅如此,早在今年樱花季,滨湖区协调鼋头渚景区周边的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支持开放了1000多个停车位作为“停车蓄水池”,游客可以在节假日、周末将车停放至集成电路园区内部;经开区金匮公园的赏樱停车,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协调市民中心部分停车场在樱花季期间每周六、周日对游客错峰开放,与经开交警、新城派出所加强市民中心周边交通引导,维护停车场秩序,确保游客的停车安全。

另外,今年五一期间,全市有29家机关单位、街道社区开放内部停车场供游客免费停放,解决节假日停车难题,缓解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停车压力。

据悉,今年十一期间也将会有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对游客免费开放,敬请期待!来   源:无锡市城管局停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