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游记 | 国庆游港城,贴心服务打造最美风景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8 12:15:00
秋日的张家港,天朗气清,桂香浮动。国庆期间,这座城市不仅迎来了四方游客,更涌动着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从香山的“绿山军”贴心引导,到高铁站“路小青”的暖心帮扶;从步行街上“我与国旗合影”的温情瞬间,到建筑工地上连续九年不曾中断的月饼问候——作为一名游客,我在行走中深切感受到:志愿们的贴心服务,正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第一站:香山——“超级帮手”上线,秩序成风景!
清晨的香山,已是人头攒动。在入口,除了验票的工作人员,几位身着绿色马甲、值守在“绿山军”志愿服务站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并非简单的秩序维护者,而是兼具导游、安全员、环保员、急救员多重身份的“超级帮手”。
“您好,洗手间请沿这条路直走右转。”“带孩子的话,推荐您走这条缓坡路,风景好又不累。”面对游客的各类问题,志愿者石金鑫对答如流。他告诉我,节前他们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对景区路线、服务设施、应急流程了如指掌。
志愿者徐娟耐心引导游客有序入园
我看到,在检票口,志愿者徐娟耐心引导游客有序入园;在游客集中的观景平台,志愿者手持“文明旅游”的提示牌,微笑着疏导人流。不远处,一场小型的“爱心义卖”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石金鑫、李果等志愿者正热情介绍着各类爱心产品。
石金鑫、李果组织爱心义卖
在不起眼的角落,志愿者李天心手持垃圾袋和夹子,默默进行“环保净山”。她时而弯腰捡起被风吹落的包装纸,时而提醒游客将垃圾投入分类桶。这份主动与细心,让壮丽的山水风光,因人的文明而更显动人。
第二站:高铁站与步行街——暖心“路小青”,便民服务零距离
离开香山,我来到张家港高铁站。这里,“路小青”志愿者们已然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正为沉重的行李发愁,两名志愿者立刻上前,一人帮忙拎起行李箱,一人则为她指引网约车上客点的方向。
“我们提供信息咨询、行李搬运,还备有应急药品。”志愿者领队马杰介绍道。在出站口的服务台前,摆放着文明出行倡议书和旅游宣传手册,许多初来港城的游客在此获取第一手资讯。
杨灿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
在服务台旁,我遇到了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杨灿。这位19岁的重庆小伙原本计划回家,却因国庆期间志愿者紧缺,主动选择留守。“从1号到8号,我们每天有5到6个人,分上午8点半到12点半、下午12点半到4点半两个时段在这里服务。”杨灿说,“主要引导乘客、指引路线、帮忙购票、照看行李或小孩,尽己所能为旅客提供便利。”
志愿者帮游客拍照
傍晚时分的张家港步行街,国旗招展,人流如织。志愿者们穿梭在街头,热情邀请游客参与“我与国旗合影”活动。他们手持相机,耐心地为一家老少、三五好友定格与鲜艳国旗同框的温馨瞬间。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感慨:“志愿者帮我们拍了一张全家福,背景是飘扬的国旗,这个国庆记忆特别有意义!”欢声笑语中,志愿者的身影与鲜艳的国旗相互映衬,成为节日街头最动人的画面。
第三站:建设工地——“暖心月饼”传递港城温度
当大多数人在享受假期时,还有一群城市建设者,为了港城的发展放弃与家人团圆,坚守在施工一线。为了给这些默默奉献的工友送去节日的问候,我跟随张家港同城伙伴志愿服务团,来到张家港横河花苑安置房保障项目工地,一场名为“情暖中秋 文明相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这里温暖上演。
“来,尝尝刚烤好的月饼,过节就得吃口热乎的!”志愿服务团团长高要鑫一边忙着分发月饼,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工友们。他告诉我,自2017年起,每年中秋国庆,他都会组织志愿者走进工地,这样的暖心场景,已在张家港10多个工地连续上演了9年。
工地上,志愿者们不仅送上了香甜的月饼和实用的生活用品,更送上了港城人民对建设者们的感谢与尊重。欢声笑语中,工友们手捧月饼,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高要鑫说:“只要能让这些外乡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能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那么,我和团队所做的一切,就都是有意义的。”
记者手记:志愿服务,是港城最美的旅游名片
穿行一日,我看到的不仅是张家港火爆的旅游市场,更看到了一种由志愿服务支撑起的、深入肌理的城市文明。
在这里,志愿者不再是节日的点缀,而是保障城市顺畅运行、提升游客与市民幸福感的重要力量。他们用专业的服务化解游客的“急难愁盼”,用真诚的陪伴温暖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这种“理性而自觉”的志愿服务文化,正是张家港“志愿者之城”建设最生动的体现。
这个国庆,在张家港,最美的风景不仅在山水之间,更在一个个真诚的微笑与一次次及时的援手中。这些遍布全城的志愿服务,让节日的港城,既有旅游的热度,更有文明的深度和城市的温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视频:黄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