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从站不稳到水袖生风!看“姑苏水磨调”小昆迷如何“磨”出昆曲范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0 20:18:00

7 月 10日,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内,齐聚了一群昆曲迷。由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策划的 “姑苏水磨调” 2025 少儿昆曲基础暑期班迎来了第六节课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三级演员杨寒老师以专业昆剧演员的标准和丰富经验,继续带领学员们练身段、抠细节、悟戏理。从子午相的精准规范,到眼神该投向何处的巧妙拿捏,学员们尽管要面对枯燥的重复训练,却始终用满腔热爱坚守着。汗水浸湿了衣衫,他们依旧专注地跟着老师的示范调整动作,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昆曲的执着与向往,在一次次的打磨中悄然进步。

“课前先站三分钟子午相,保持肌肉记忆。”杨寒老师一个个检查学员们的子午相,一寸一寸地纠正。她循循善诱地告诉学员们要平心静气,站子午相时要提着胸前那口气,整个人往上拔,才不会左右乱晃站不稳。杨寒老师弯腰扶正学员的脚踝,指尖轻托着他们的后腰,“想象头顶有根线往上拉,气沉丹田才能稳住根基。”孩子们额头渗出细汗,却都抿着嘴坚持,眼神跟着老师的示范一点点校准。当三分钟结束时,此起彼伏的呼气声里,藏着对这门古老艺术最质朴的敬畏。

眼看着离结业汇演的日子愈发的近了,小昆迷们也都铆足了劲练习,心里的期待与雀跃难奈。熟练地穿上水袖,拿起折扇,白袖如碧波荡漾般展开,扇尖舒展流动着独属于昆曲的韵味,这一切仿佛都预示着小昆迷们在舞台上将会有一次华丽的绽放。

休息时,孩子们总围着杨老师追问细节,眼里的光比舞台上的华灯还闪耀。水袖翻转间,曾经僵硬的手腕已能转出圆润弧线;折扇开合时,扇骨轻叩掌心的节奏愈发精准。那些被纠正过百次的台步,此刻踏在地板上稳稳当当,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着即将绽放的舞台光彩。

“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唱昆曲!”来自星湾小学一年级的孙艺菲面对镜头略显羞涩袒露自己的心声,经过几堂课的昆曲启蒙,孙艺菲心中对昆曲的喜爱完全被点燃。孙艺菲的心声道出了许多学员的心境。在这六节课程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昆曲的身段、唱腔,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厚度。

“姑苏水磨调” 少儿昆曲基础暑期班就像一座桥梁,让古老的昆曲艺术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杨寒老师的悉心指导,学员们的执着热爱,共同编织着昆曲传承的新篇章。相信这些小昆迷们,会带着这份热爱与坚守,让昆曲的韵味在时光里流转不息,让传统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

实习生 张佳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