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刷了几集
来源: 南京发布
2025-11-22 07:16:00
11月20日,一场聚焦微短剧的产业合作交流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作为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的重要配套活动,南京带着满满的“文化家底”和数字创新实力惊艳亮相,展示微短剧从创作到分发的全产业链条,搭建起政企对接、区域联动的合作平台。
政企联手,微短剧成“新引擎”
01
微短剧已是网络视听领域的“轻骑兵”和产业增长“新引擎”。2024年全国市场规模突破504亿元,用户规模达6.6亿,潜力无限。
作为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和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已成为微短剧产业的“强磁场”。目前全市集聚超250家微短剧相关企业,年推出微短剧作品超1000部,形成覆盖IP孵化、拍摄制作、分发传播的完整产业链。
2025年10月,南京成立微短剧产业联盟,推动南京微短剧产业形成全链条赋能、全要素保障的生态体系,为南京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能量。
南京具有3100年建城史、近500年建都史,是地标建筑形态最丰富的城市,从千年古韵的六朝石刻、饱经沧桑的大明城墙到具有江南气息的古典园林、被誉为“民族工业的摇篮”的大厂,处处都是微短剧的天然“摄影棚”;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等产业载体,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现场还进行了“南京‘剧’好”微短剧服务小程序推荐。小程序通过“首页12个服务入口+我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实现取景地一键预约、演员匹配、制作支持等“一站式服务”,解决行业“资源分散、对接低效”的痛点。目前已吸引众多企业入驻。
这些南京企业把微短剧玩出花
02
在项目推介环节,多家南京企业的创新实践与成果集中亮相,展现出“技术驱动、多元融合、出海破圈”的鲜明特色。
南京江北新区科技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陈堃介绍,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作为省级重点园区,已形成“企业集聚+资源整合+基金扶持”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引入微短剧相关企业30余家,聚焦微短剧创作、数字内容生产、AIGC技术应用、海外发行运营等产业环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南京江北新区科技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陈堃
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架构师周苏岳现场展示了AI技术对短剧生态的重塑作用,其研发的Kino-AIGC平台为一站式AI短剧工业化平台,可实现剧本生成、角色建模、场景渲染全流程智能化,已打造首部AIGC出海短剧《Where You Belong》,大幅提升创作效率。
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架构师周苏岳
江苏布客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宁1+1影视基地)总经理梁珂珂则聚焦微短剧拍摄的“多元场景构建与应用”,该基地拥有三十余个风格各异的拍摄场景,旨在打造中国首个建在乡村里的影视基地,为微短剧拍摄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已吸引数十支拍摄团队入驻,迅速成长为南京影视圈的“新星”。
江苏布客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宁1+1影视基地)总经理梁珂珂
百川短剧创始人兼CEO何旭琼从自身企业实践出发,分享了对于“拥抱短剧科技新纪元”的看法。百川短剧一年产出微短剧产品近200部,拥有近千部短剧版权,其打造的短剧APP日活超20万。他指出,短剧正重塑文化科技价值链,全行业应该以内容为舟,科技为桨,共赴短剧未来。
百川短剧创始人兼CEO何旭琼
北斗智影CEO王群斌以“超级个体内容出海AI分发平台”为主体,通过面向内容创作与分发结果交付的智能体,形成“以销定产”的创作分发解决方案。
北斗智影CEO王群斌
南京南山光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楠进行了“《平凡警事2》:警事新篇×南瓜剧场首发”的主题分享,其打造的短剧《平凡警事2》既有竖屏短剧的高光密集,也有长剧严谨逻辑和丝丝入扣铺垫,市场前景与商业潜力更受关注。南瓜剧场APP立足受众体验和企业需求,围绕数据呈现、版权保护、分配方式、衍生产品、演员管理等维度解决行业痛点,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明年2月份上线。
南京南山光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楠
微短剧爆发,南京正在“造风”
03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超过了外卖用户和网约车用户,全年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4亿元。预计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面对微短剧这一蓬勃兴起的产业浪潮,南京企业频繁“亮剑”。数据显示,南京已集聚超250家微短剧相关企业,2022年—2024年间累计出品微短剧1500余部,初步形成了上游IP孵化、中游影视制作、下游精准分发的全链条布局,涌现出花笙书城、北斗智影等一批“链主企业”。
南京企业打造的微短剧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金箔奇缘》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司法所里的故事》获广电总局精品创作扶持,《流浪月球:最后的种子》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AIGC电影短片单元中获得优秀奖;《夜行地图》入选FIRST“红镜短剧计划”未来剧星奖。《苏超球王》等苏超主题微短剧等作品破圈传播,彰显南京微短剧在创作上的强劲实力。
除了不断推出爆款产品,用佳作点亮荧屏,南京微短剧企业还通过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比如,北斗智影AI创作者中心会聚6000名创作者,以模式创新降低出海门槛,实现规模化收益;炫佳科技的《流浪月球:最后的种子》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技术创新与市场口碑双丰收。
以此次长三角文博会为契机,南京将持续挖掘历史、乡村、科技等多元题材,打造现象级作品;深化“微短剧+文旅”“微短剧+电商”“微短剧+出海”融合模式,全力建设全国领先的微短剧产业集聚高地,让更多好剧,从南京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内容来源 | 南京文化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