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朱茂炎院士:我是扬子晚报的忠实读者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1 21:48:00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朱茂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扬子晚报多次对朱茂炎的研究成果进行报道,得知消息,记者也第一时间向朱茂炎发去了祝贺,并采访了他。在采访中朱茂炎开心地说:“我是扬子晚报的忠实读者。”

“意外”的喜讯:从工作群得知当选消息

记者抵达南京古生物所时,朱茂炎正沉浸于日常的科研工作中。谈及当选院士的感受,他表示这份喜悦来得有些“意外”。“今天一大早,我正在处理邮件,我们团队群里就有消息跳出来恭喜我。”朱茂炎笑着描述当时的场景,“之后,祝贺的信息就源源不断。”

面对这份崇高的荣誉,朱茂炎显得十分谦逊。他感慨道:“当然是高兴的。国内有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参选,名额有限,能够当选,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科学群体对我个人、对我们整个研究群体工作的极大肯定。”他强调,自己的整个学术成长和科研生涯都离不开南京古生物所的培养,“如果没有研究所这个平台,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份荣誉,其实也是对研究所,对中国古生物学界的肯定。”

“永不停歇”的节奏: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

当问到朱茂炎最近的工作安排,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我的工作状态从来没有改变过,也从来没有停歇过。”他坦言,“科研的节奏不能被打断”,自己数十年的科研生涯基本就在办公室和野外两点循环,几乎没有假期。

目前,他和团队正稳步推进几项重大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是一个急不来的工作,相关研究都在稳步推进。”

探寻“未知”的使命:从可见生命回溯至微体世界

尽管已站上学术高峰,朱茂炎依然感到面前有无数未解之谜。他最新出版的新书中,在第一章也探讨了地球与生命作为一个系统共同演化的关系。“实际上我们还有太多不清楚的问题,需要一种整体的思维去看待生命演化。”

他举例说,生命在三十多亿年前就已出现痕迹,为何直到六亿多年前才演化出肉眼可见的复杂生命?这漫长的二十多亿年里,生命主要以微体形态存在,它们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并不知道。”朱茂炎指出,越古老的地层,地质记录越不完整,研究难度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需要科研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耐心。

深厚的“报缘”:与扬子晚报读者分享科学荣光

作为在国际地层学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朱茂炎的研究成果曾多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并受到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青睐。扬子晚报也长期关注并报道他的科研突破。在此次满载荣光的时刻,他欣然接受本报专访,并坦诚自己是本报的忠实读者,这份特殊的缘分,也让本报全体同仁倍感荣幸与鼓舞。

从怀揣“地质梦”的青年,到解码地球生命史诗的领军者,朱茂炎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了科学家的初心与使命。在他看来,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古老的地层中探寻答案,为解读“我们从何而来”这一永恒命题,贡献中国科学家的智慧与力量。

视频 徐媛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