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朋友圈设置超600年可见

来源: 南京发布

2025-10-12 15:12:00

假如明朝有朋友圈

南京的日常会不会是这样的

大萝卜

啊要辣油啊?

今天

wow~咱大报恩寺塔“承包”了外国的中餐外卖纸盒

昨天

紫禁城设计稿被“抄作业”了

22

3月

世界最长、规模最大,咱家城墙的常规操作啦嘻~

朋友仅展示最近600年的朋友圈

600年前明朝那些事儿

经常能让全世界直呼“这不科学”

今天,一起看看

那时的南京

是怎么“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的

明城墙

世界最长的古城墙

01

提到古代巨型防御工程,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长城,其实南京明城墙的宏伟程度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始建于1366年,这座巨型城墙工程总周长35.267公里,相当于夫子庙到汤山的行车距离,是世界上最长的砖石构造城墙。

如今,这座旷世城垣仍以25.091公里的遗存,雄冠世界其他城垣之首。

谁说城墙规划一定要方方正正?朱元璋及其谋士就不按套路出牌——依山就势、借湖为障,连前朝旧城墙都被巧妙利用。

28年后才完工的作品被后人称为“宝葫芦形”“古代宫扇形”,民间吃货更爱称它“不等边粽子形”。

《明都城图》中的四重城垣(图源《金陵古今图考》)

城墙在修建时实行“物勒工名”的责任制——城砖实名制上墙,出了问题直接追责到人。

这套堪比现代ISO认证的管理体系,让南京明城墙历经百年风雨,始终屹立不倒。

南京城墙博物馆内“刘德华”砖

城墙本体上的猫爪印

南京市博物馆展厅内的明代水利设施遗物

明故宫

比北京故宫更早的紫禁城

02

由朱元璋始建的南京明故宫作为“初代紫禁城”,是明朝洪武、建文、永乐年间三代皇帝的皇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也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在如今老城区东部紧挨明城墙东段的,就是曾经明故宫的位置。

明朝南京皇城图(图源《洪武京城图志》)

《大明会典》里记录“殿宇宫室九千余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更是发出赞叹:“我还没有见过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皇宫像南京的明故宫这样雄伟!”

鼎盛时期,这里是全球最大帝国的政治中枢,永乐年间编纂《永乐大典》的浩大工程,便是由明故宫的文渊阁统筹天下学者完成,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这座宫殿历经战火摧残,现存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仅为原皇城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尽管曾经的辉煌已随时间流逝,但霸气的午门、敦实的石柱础等文物,都刻着比北京故宫更早的紫禁城记忆。

明·龙纹琉璃瓦当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大报恩寺

琉璃宝塔

天下第一塔

03

1839年,丹麦作家安徒生在童话《天国花园》中提到一位名叫东风的少年,他告诉风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童话里的瓷塔正是指南京大报恩寺的琉璃宝塔。

西洋版画中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明永乐十年,传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生母碽妃(一说为马皇后)而下旨修建大报恩寺及琉璃塔,选址于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此处原为南朝长干寺、宋代天禧寺旧址。

工程依照皇宫规格,历时19年,征调工匠夫役超过10万人,耗费国库白银约250万两。琉璃塔塔身采用白瓷砖砌筑,外覆五彩琉璃构件,共烧制琉璃构件近万件,其工艺之精、耗资之巨堪称明代建筑之最。

明·大报恩寺琉璃构件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明朝文人张岱评价大报恩寺琉璃塔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可见其工艺之精妙绝伦。

在19世纪的西方,该塔更是作为中国标志性建筑而深入人心。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

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

“中世纪最大皇家造船厂”的龙江宝船厂

以及享有“天下第一碑”之美誉的阳山碑材

……

也都让世界记住了南京

重新探寻这些记忆

我们不仅是在回望历史

更是在寻找这座城的精神密码

开放包容的胸襟、精益求精的匠心

和敢为人先的气魄

内容来源 | 博物南京(资料参考:朱明娥著《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网站《南京城墙》,中国城市报《明城墙史话》)

图片来源 | 方飞、@南京城墙、小红书@启航@江歪歪_57919921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