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Citybike!寻迹“金陵四十八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9 14:17:00
打卡南京,老听人说金陵四十八景。诸如“莫愁烟雨”“牛首烟岚”“钟阜晴云”……这些令老祖宗们也流连忘返的景致,时至今日,依旧是顶流网红。
5月19日,正值中国旅游日,扬子晚报联合滴滴出行重磅发布“读城·骑遇金陵”手绘地图,邀您共同参与“读城”活动,一起Citybike寻迹“金陵四十八景”。
一图读懂:“金陵四十八景”究竟有哪些
读懂一座城市,从读懂城市的文化开始。
在南京,如何读懂金陵?让我们跟随着李白、韦庄、杜牧们的脚步,一起打卡“金陵四十八景”吧。
自明朝万历以来,人谈金陵风光,必说四十八景。这四十八景,均来自于 “六朝古都”南京城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尤其是,许多景点曾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符号。例如,“凤凰三山”就来自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指的是在城西南花露岗凤凰台遗址上远眺江边的三山;“杏村沽酒”相传是唐代诗人杜牧买酒处;“北湖烟柳”则源自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当然,“金陵四十八景”中有的景致已经消失不见,但却从诸多文献中仍然能找到旧址所在。为此,扬子晚报联合滴滴出行,参考近年来学者们研究所得,手绘“读城·骑遇金陵”地图,为您寻古探今提供参考。
以手绘地图为指南,您可以在紫金山一览“钟阜晴云”的奇观,在莫愁湖感受“莫愁烟雨”的朦胧,在燕子矶沉醉于“燕矶夕照”的江景……从紫金山巅到长江之畔,从斑驳城墙到十里秦淮,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山水城林的南京,更是一个穿越千年的南京。
Citybike!来一场金陵风华的千年对话
一批古“金陵四十八景”淹没在时间长廊,一批新的城市地标正在崛起。
当“总要来一趟南京吧”成为年轻人的旅游宣言,一场串联起历史遗韵与当代风华的城市走读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心之向往。从老门东的青石板路到江心洲的生态绿廊,从科举博物馆的千年文脉到河西新城的创新精神,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巷、每一处文脉,都是南京故事的载体。
4月27日,江苏省暨南京市“读城”行动正式启动,一场大众参与的城市文化活动拉开帷幕,将通过挖掘城市空间中的文化密码,唤醒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为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成为“读城”一员,扬子晚报联合滴滴出行于近日启动“读城·骑遇金陵”线下打卡活动,以“青年视角+在地文化”为核心,将为市民与游客打造一份可打卡、可收藏的“城市文化指南”,提供一系列可骑行、可交流的Citybike线路。
5月24日,扬子晚报还将联合滴滴出行举办城市漫游骑行活动,邀请市民以车轮为笔、以江风为墨,在骑行中感受长江生态廊道的绿意,在打卡中解锁南京的文化密码。
关注有礼!领青桔单车优惠券“骑遇金陵”
为鼓励更多市民参与“读城”行动,扬子晚报联合滴滴出行推出“读城·骑遇金陵”专属福利:即日起至活动结束,从今天起,关注“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回复“读城”,即可参与50张免费骑行月卡限量抽取。后续更有2000张“7天青桔单车骑行卡立减6元券”(7天有效)大放送。
南京的文化,是明城墙砖石上的刻痕,是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故事,是南京博物院里的青铜器与云锦,也是街角一碗鸭血粉丝汤的烟火气。“读城·骑遇金陵”不仅是一张地图、一场骑行,更是一次与城市的深度对话。当车轮碾过梧桐落叶,当目光掠过飞檐翘角,我们终将明白: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厚度,更在于它如何让文化融入生活,让每个人成为故事的讲述者。
美编 张叶 肖甜
策划 徐媛园 石小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