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全国第一!江苏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近3万亿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6 22:31:00

扬子晚报网11月26日讯(记者 万承源)11月26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全省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99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法人金融机构总资产超15万亿元,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0.82%、处于全国较低水平,金融业有力支撑江苏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今年以来,江苏全省金融要素供给充裕、保障有力。前三季度,全省新增本外币贷款2.31万亿元,保持全国第一;制造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11.1%、16.2%、22.9%和11%;非金融企业(不含央企)发行债券1.15万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境内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一,其中23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114家、54家,均居全国首位。全国私募创投类基金投资江苏企业的在投本金规模超3000亿元,居各省首位。

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江苏全省共有法人金融机构187家,各类地方金融组织超过1500家。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江苏13家上榜、领跑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不断完善,前三季度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备案规模1373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地方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效能稳步提升。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年内帮助7.4万户企业获得授信4479亿元,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累计培育企业1547家。

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亮点频现。组建省国金投资集团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国有金融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设立华东地区首家信用增进公司,大力支持中小科创企业债券融资。持续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加快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发展,已组建总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获批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全省,数字人民币试点交易金额、消费金额、钱包余额均居全国第一。稳步拓展与港澳、欧洲等境外地区金融合作交流,积极引入国际金融组织资金支持我省绿色发展,推动跨境人民币、汇率避险等服务提质增效。

金融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制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推动金融生态县创建评价。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成金融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点111个。强化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引导上市公司规范经营、稳健发展,加强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出险企业纾困解难等工作。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高压严打态势。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