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放大学赴群英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0 09:50:00
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11月19日下午,南通开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4职建筑的20余名学生在老师孙晓彤的带领下走出校园,将《哲学与人生》课堂搬到了南通市群英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
南通群英馆以“汇聚群英力量,彰显时代担当”为核心,通过文物展陈、场景复原、数字互动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南通历史上实业、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杰出人物的奋斗轨迹与家国情怀。师生们沉浸式参观各个专题展区,从古代先贤的治世智慧到近代志士的救国壮举,从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到当代楷模的砥砺前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一段段生动的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历代江海英才坚守理想、担当使命的崇高精神。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们深情追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深刻体悟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畅谈从南通本土红色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
![]()
孙晓彤谈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着理论讲授得多、实践体验得少的难题,出现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停留在书本中、理论上而不易内化为坚定信念和行动指南的困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有效融合”这一重要论断,就是要破解这个难题、摆脱这一困境。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将课堂设在校外的群英馆,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参观、聆听与研讨,获得更丰富多元的体验和感受,不仅让思政教育“活”了起来,更让学生在历史的回响中坚定信仰、汲取力量。
![]()
据悉,南通开放大学接下来将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探索,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社会场域等资源,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等方式,将思政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行走中感知、在实践中领悟,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做好促进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有效融合——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文章。
通讯员 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