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秋日美食竟成“致命陷阱”!俩老人吃进ICU,医生提醒:肾不好慎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6 09:26:00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粉糯的芋头与清甜的菱角翩然而至,成为市民们餐桌上一道独特的秋日风味。就是这样看似寻常的食物,却险些成了两位老人的“夺命符”!

近期,南通六院重症医学科接连收治了两位因过度进食芋头和菱角诱发『高钾血症』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他们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肾功能不全。

案例1:71岁李老伯(化名)罹患尿毒症已有8年,接连吃了好几个芋头后,老人出现呕吐不止、心悸等不适症状,被家属紧急送至南通六院。

案例2:82岁的孙奶奶(化名)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和40多年糖尿病病史,进食大量菱角后,老人出现全身乏力、头晕、视物模糊、肌肉酸痛等症状,家属见势不妙赶忙送医救治。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提示李老伯和孙奶奶的血钾值分别为8.8mmol/L和6.12mmol/L,心率降至40次/分以下,同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生命危在旦夕,李老伯更是一度突发呼吸心跳骤停。

所幸送医及时,重症医学科团队予以精准对症施治,两人成功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专科治疗,目前已康复出院。

高钾血症:揭秘身体“电力过载”的秘密!

钾是人体维持细胞功能和神经肌肉活动的重要电解质,正常值为3.5-5.5mmol/L,其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作为常见家常菜,芋头和菱角是典型的高钾食物。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适量食用并无大碍。”重症医学科杨帆主任介绍,肾脏是人体内排钾的重要器官,它像一位“智能管家”,根据身体需求调节钾的排泄量,以尿液的形式将从食物中摄入的多余钾离子排出体外,确保血钾稳定在的安全区间。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钾血症发病风险要比普通人群高——由于肾功能受损,随着病情进展,他们的排钾能力逐渐减弱,当摄入食物的含钾量>排钾能力时,体内的血钾浓度便会迅速升高。

血钾升高初期,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血液中的钾含量持续升高,会逐渐出现心血管系统及神经肌肉异常。

1、轻度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手脚麻木、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

2、严重症状:当体内血钾浓度持续升高,会严重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跳过缓,甚至心室颤动、呼吸心脏骤停,直接危及生命安全。

饮食控制是高血钾症管理的基础,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管理好饮食中的钾,是与疾病和平共处的关键一环。

认清“高钾食物清单”

生活中,慢性肾脏病患者一定要管住嘴,少吃或不吃含钾高的食物。除了芋头和菱角,常见的高钾食物还包括:

水果:香蕉、苹果、葡萄、西瓜 、杏子、杨桃、橘子、橙子等;

蔬菜:菠菜、苋菜、茄子、番茄、黄瓜、芹菜、莴笋、土豆、山药、鲜豌豆、刀豆、扁豆、蘑菇、菠菜等;

海藻类:紫菜、海带、鲳鱼等;

粮食: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

防“钾”于未然,应该注意些什么?

1、食物钾含量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巧妙的烹饪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的钾含量。蔬菜:可先用开水焯一遍后再炒。水果:最好切块、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同时避免榨汁。

2、警惕低钠调料的“隐形陷阱”:如低钠酱油、低钠盐等,为保持咸味,这些调味料常添加氯化钾,长期服用容易造成血钾升高。

3、避免喝汤:尤其是菜汤和肉汤,不用高汤或肉汁拌饭。

4、注意用药安全:慢性肾脏病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对于可能影响钾代谢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用,并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通讯员 严炜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