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江苏连云港:科技赋能安防产业“开花结果”
来源: 江苏警方
2025-09-18 18:58:00
今年夏天,“苏超”成为全民热议的“现象级”话题,网络热度持续攀升,观赛人数屡创新高。
“苏超”出圈的背后,对赛事安保提出了更高要求。
“每场比赛前,我们都会制定安保预案和安保方案,将警力部署全部投射在VR实景图上。”近日,公安部“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苏连云港,连云港市公安局大数据支队副支队长孙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孙啸眼里,现在的安防黑科技的确先进,能为赛事安保工作赋能减负,让他和同事“更有信心守护好赛事的安全!”
连云港市公安局大数据支队副支队长孙啸介绍“苏超”大型活动安保中的科技赋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摄)
据连云港市公安局副局长项勇介绍,近年来,连云港公安依托“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这一国际性平台优势,以培育壮大城市安防产业为重要抓手,将产业发展与安全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套以科技驱动、产业支撑、多元协同为特征的现代公共安全治理体系,为连云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针对“苏超”大型活动安保,连云港市公安局聚焦风险主动防控,创新搭建以“云枭”大型活动智慧安保平台为主干的“多维智防大脑”,构建“全域感知、精准调度、主动防范”的大型活动安保新模式,诠释“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实战效能。
连云港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现有安防制造业企业284家,包括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主要集中在灌南、海州、开发区等县区和板块,2024年实现产值344亿元。
连云港公安趁热打铁,在推介本地优秀安防企业和产品的同时,着力将“连云港制造”的安防解决方案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针对安防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大、市场验证周期长的特点,连云港公安探索试行“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本地创新的、符合要求的安防产品和服务,优先在公安系统内进行试点应用,为企业提供宝贵的“试验场”,助力其快速迭代优化并走向市场。
“以前开车出门,想到要找停车位就犯难,现在有了智慧停车,既出行便捷又缴费透明!”这是生活在连云港50多年的市民陈女士的心声,也是当地公安机关推行“智慧停车一张网”建设的受益者。
安全治理的实战需求是技术创新的最好牵引。
连云港公安主动开放道路交通管理、大型活动安保、重点区域防控、社区安全管理、海域岸线管控等丰富的公安应用场景,鼓励连云港数字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悟空智算”算力中心等本土安防企业带着新技术、新产品前来“揭榜挂帅”,在真实场景中检验实战效果。
同时,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的前提下,连云港公安向合规企业依法依规开放部分公共数据资源,支持其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模型优化和数据分析服务开发,进一步深化场景开放与数据赋能,驱动技术迭代与应用创新。
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开发区派出所所长汪路明介绍安防设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摄)
全程8.2公里、经过20个红绿灯……前不久,在连云港市交通指挥中心交警科学指挥下,仅用12分钟就将一名误食有毒食物的儿童送医。
这背后,就是安防企业打造的智慧交通系统发挥的作用。
在智慧交通建设中,本地企业基于公安开放的交通流数据,开发出智能信号灯优化系统,显著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
在连云港世纪凤凰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连云港实验学校等全市261个智慧安防小区和重点医院学校等智慧安防“微单元”建设中,企业研发的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同样大大提升了基层警务效能和居民安全感。
针对连云港作为港口城市和海洋大市的特点,依托本地培育的海洋安防力量,构建了集雷达、光电、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多种手段于一体的近海立体监控网,开发了智慧港口管理、海上应急救援协调等系统,实现了对港口作业、船舶航行、海上治安、走私偷渡、防灾减灾等活动的有效管理服务。
连云港公安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24年以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防产业”。
目前,连云港已成立“公共安全科技产业园”,并出台《关于加快连云港市安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据连云港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政委程浩介绍,连云港围绕“产业发展、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教育培训”四大板块,构建“一平台两基地三中心”发展体系(即公共安全合作贸易交易平台,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公共安全人工智能培训基地;公共安全人工智能联创中心、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与安全保卫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公共安全科技产品展示中心)。
公共安全联合创新中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摄)
其中,公共安全产业基地由连云港市各县区和功能板块具体承接,其余“一平台一基地三中心”等服务类项目,依托“一带一路”公共安全产业孵化基地打造。
连云港,这座以“齐天大圣”孙悟空老家而闻名的海滨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创新实践,让科技赋能安防产业“开花结果”,成为探索现代公共安全治理新路径的“先行者”。
更多阅读
来源丨公安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