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后,儿子考入父亲当年就读的大学同一院系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2 17:34:00
扬子晚报网9月2日讯(通讯员 王菁 记者 高峰)近日,宿迁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现场,一对父子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父亲张胜春是该校2001级校友,时隔24年,儿子张皓博不仅追随父亲的脚步踏入这所校园,更考入同一院系。从2001年到2025年,从青涩学子到送学家长,两代人的大学梦在这片土地上完成跨越时空的交汇,一段温暖的“宿院情缘”就此续写。
张胜春(右一)与儿子张皓博在数理学院合影
张胜春一家三口来自无锡。穿梭在熙攘的新生人群中,这位“资深学长”难掩激动,指着校园里的林荫道对儿子轻声说:“这条路我走了整整四年,现在和你一起重走,连空气里都飘着熟悉的青春味道。这是我们那代人的独家记忆,希望你能好好珍藏。
回首自己的大学时光,张胜春对母校的感激与认可溢于言表,他用“学风正、老师好”六个字高度概括当年的求学经历。正是这份刻在心底的归属感与信任感,让他在张皓博高考分数公布后,坚定地将宿迁学院列为首选:“孩子从小就听我讲宿院的故事,课堂趣事、校园风景,他早就对这里有了特殊的感情。”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张胜春第一时间拨通了昔日老师的电话报喜。对他而言,这次送学不仅是见证孩子人生新阶段的重要时刻,更是一场意义非凡的“重逢”——他与妻子正是当年宿迁学院的同窗好友。漫步校园,看着如今焕然一新的教学楼、设施齐全的宿舍楼和智能化食堂,夫妻二人频频驻足感慨,昔日青春记忆与眼前校园新貌交织,让两代人与这所大学的联结愈发紧密。
报到现场,张胜春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珍藏20多年的校园卡,卡片边缘虽有些泛黄,却依旧能清晰看到当年的信息,承载着他的青春记忆。“当时的校园还没这么大,教学楼也没现在这么气派。”他摩挲着校园卡,眼中满是回忆,“如今现代化体育馆、智能化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的变化太大了。希望孩子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这份特殊的父子情与校友情,也打动了张胜春当年的老师、如今的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嵇会祥。“暑假里接到胜春的电话,得知他儿子考上了数理学院数学专业,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嵇会祥感慨道,时隔20多年以这样的方式与学生重逢,既是意外之喜,更是学生对学校办学质量最深沉的认可,“每次走在校园里,总会想起当年在教室授课、在办公室和学生促膝长谈的日子,那些画面特别温暖。”他还如数家珍地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宿迁学院在专业内涵、学科建设和教学条件上都已迈上新台阶,“既然学生选择了我们,学校就一定会尽全力把他们培养成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迎新现场,张胜春(左一)一家三口与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徐德(右二)、校长潘志明合影留念
这份跨越两代人的“宿院情缘”,也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天,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徐德、校长潘志明专程来到报到现场,探望张胜春一家,并对以张皓博为代表的2025级新生深情寄语:“两代人的选择,就是对宿迁学院办学质量最直接、最有力的认可。希望同学们在大学里,既要锤炼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最美的光彩。”这番话语,既是对新生的殷切勉励,更是对学校“明德至善、博学致用”校训的生动诠释。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