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江苏新高一秋季全面使用新教材,九科名师解读教材“新”在哪儿——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22 08:21

语文、历史、政治三科使用统编版教材;数学在教学内容、在顺序上做出调整;英语(译林版)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起江苏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将全面使用新教材。目前,新教材已经陆续发放到学生手中。新教材“新”在哪里?记者邀请南京市中华中学九科一线教学名师揭秘。

【语文】

 增加“整本书阅读”单元 高一要求读《乡土中国》《红楼梦》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长 赵婷婷

中华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组长赵婷婷介绍,2020年秋季江苏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新教材,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 新教材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统筹安排教材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创新教材体例设计,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三是强化语文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围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深度阅读、读写结合为指向,灵活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情境、任务学习是新教材语文课的主要方式。

图片

图片

 赵老师告诉记者,统编教材增加了“整本书阅读”单元。比如高一上册第五单元就要求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高一下册则是《红楼梦》。学校为高一新生统一订了《乡土中国》,鼓励学生从这个暑假就开始读。这类“大部头”作品的阅读任务显然不可能只在课堂上完成。赵婷婷老师介绍:“我们建议学生在课外读完这本书,到了课堂上,由老师引导点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灵活设计各种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统编教材强调边读边写,布置一些跟阅读文本相关的写作任务,将写作融入单元学习。

 此外,语文统编教材的默写篇目有所增加。苏教版教材默写篇目为72篇,统编教材默写篇目为76篇。

【数学】

教学内容、教学顺序有调整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长苏锦娟

江苏高一数学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在顺序上做出了调整。比如,常用逻辑用语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必修内容,并删除了“四种命题”这部分内容。不等式内容与初中内容衔接紧密,属于稍高于原有认知结构的知识,由原教材必修5调整到新教材第一册第三章。指数与对数的运算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做了分割,将运算部分提前到第一册第四章处理,降低教学难度。函数部分先学习一般性质,再用之研究具体函数,在回归应用,最后提出探究专题。

【英语】

使用译林版教材,增加“技能和探究”模块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英语备课组长 陈春阳

2020年秋季新高一英语(译林版)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共十册,每册四个单元。教材每个单元设八个板块,围绕一个主题语境,通过多模态形式的语篇呈现语言和文化知识,引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以必修第一册为例,本册教材紧紧围绕“人与自我”的主题语境,依托话题丰富,文体多样的语篇开展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Welcome to the unit 主要是为单元学习做好热身准备;Reading 板块让学生们感受真实、地道、优美的语言和主题话题,提升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Grammar and usuage 板块强调在语境中学习语法;Integrated skills 和Extended reading 板块是本套教材的一个亮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的技能和探究性学习能力;保留了牛津版教材的Project 和Assessment 板块,最后增加了一个Further study 板块,旨在选择教材推荐的资源进行课后学习。

【物理】

必修变为3个模块,教材设计联系实际生活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物理备课组组长  蒋绚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变化还是很多的。从课程结构来看,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两个模块改为三个模块,选择性课程从五个模块减为三个模块。选修物理的学生要完成六个模块的学习。

从教材编写的特点来看:①突出核心素养理念,表现在教材中增加了概念、规律的探究学习,设置了开放性问题,适时提出赋予具体情境的问题;②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优化了教科书的结构。比如减少了必修一前两章的节数,对某些知识点做了提前处理;③更注重基础,同时兼顾差异。比如设置了“拓展学习”栏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④教材突出实例,练习、题目设计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仅必修一总题目139道,联系实际的题目就有90道,占比65%;⑤编写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比如设置问题串,叙述适时提问,安排新颖的探究实验等。

总之,新教材除了继承了原教材的优点外,又根据新课标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历史】

重回通史体系,当代史内容增加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组长 濮文

今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历史学科将使用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的《中外历史纲要》作为必修教材,“纲要”以通史的叙事框架,通过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叙述,展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新教材有以下一些变化:1、以时间为序,先阐述某朝代重大历史事件,再分述本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2、中国史和外国史分为两册。每册均附有历史大事年表。3、古今并重。新版古代五个单元,近现代五个单元。4、注重史实,不尚空谈。5、论从史出,引用多注明出处。6、紧跟学术动态,开拓视野。7、海洋意识和边疆意识有所体现。8、图文结合,内容丰富。体现 “时间为序”“古今并重”“ 内容丰富” “中外分开”“视野广阔”等特征。

【化学】

部分内容调整,对“真实情境-问题”教学要求更高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化学组备课组长 陈珂

2019版人教版新教材包括必修两册和选择性必修三册,必修教材通过整体设计,从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而选择性必修教材则重视化学学科领域的特点,更加尊重学科知识的体系和规律。

新教材中还根据新课标要求调整了部分课程内容,如减少了对铝、铜、硅及其化合物的系统认识,增加了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和官能团分类等要求,丰富了学生实验。在教学中,更要求教师主动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真实情境-问题”的教学。

【生物】

课程情景化,教材栏目目标指向更明确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生物备课组组长--谢俊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新教材具有国际视野也有中国特色,体现了学科性质和学科价值。教材内容紧扣课程标准,更加聚焦大概念,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材栏目目标指向更加明确,能够有效推进深度学习,利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学生习得丰富的知识,适合的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的学习素材,将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政治】

启用统编版教材,增加一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长  刘青

新高一政治启用的是2019年国家统编版教材,从课程设计到教材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必修4本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将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整合为3本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课程变化也很大,共三个模块:《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

此次新教材聚焦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

【地理】

新教材主张学“有用的地理”

图片

中华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组长 杨小娜

新教材着重回答了普通高中地理学科“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核心问题。教材内容侧重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教材结构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材内容以境入题,以思串题,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真情境、好问题、讲思维、育观念。真实问题,梯度设问,层层递进,直指学生知识盲点,能力薄弱点。

教材力求通过批判性思维过程,生成性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教师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着用全面且真实的视野看待地理现象、过程,以点化面,锻炼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版面设计回归简洁大方,但配图配色美观好用,并以可视化、色彩化的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脚手架”,让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可实践。教材也力求传统与现代结合,中方与外方结合,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导向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总之,2019版教材在2003版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教材知识够用,编排好用,活动实用。能做到“一眼动人,素材感人,深读服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通讯员 涂珊珊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