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
眼皮底下将来就可以“欣赏”车来车往,本来好好的一楼,突然“变”成了“地下室”,家门口的小区过道突然成了停车场的出入口……这样一幕幕“景观”都发生在南京善水湾小区和天虹山庄小区。这两个小区之间,本来隔了30多米的荒地,但去年下半年,这里便被围挡围住。近一个月,居民们却突然发现,围挡里面,建起了一座高架桥。这座高架桥距离天虹山庄仅约6米,并且紧贴着善水湾小区的栅栏。此外,居民认为,相关部门是为了建一排停车库,才特意将这条路修成了高架。记者了解到,2019年初,南京市雨花台区召开两会,发布了19年工作重点,其中“推进管道路西段、凤翔路、滨河北路等8条道路前期项目”中的“滨河北路”,就是这条道路。记者了解到,这本是一件民生工程,这条道路将与南京市重点工程“机场二通道”相通,建成后将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但为什么这项“民生工程”却让市民“不满意”了呢?扬子晚报记者根据96096热线爆料人提供的线索,进行了调查。
实习生 王进 李航 扬子晚报记者 宋南飞
【探访】
民生工程为何“不公示”,站在小区里感觉“头顶在跑汽车”
滨河北路
滨海北路
滨河北路呈东西走向,西起兴梅路地面辅道,东至纵六路,长度为1.28公里,宽30余米。“去年底开始围挡建设,施工方没有贴任何公告公示。我们也打听了,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建绿化带。这个我们肯定是支持的。但没想到上个月围挡拆除,我们发现这建的不是绿化带,是一座高架桥,靠近天虹山庄一侧,还建了一排“车库”。”业主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组照片和视频,根据拍摄日期,可以看到,施工方“南京公共建设管理中心”的施工告示,是近期才贴上去的。
滨河北路
滨河北路
滨河北路
记者在两个小区看到,这座高架桥目前已经建起了大约1米高的路基,正在铺设混凝土。根据规划方案,建成后,再加上隔离罩等设备,现场施工人员预估整体高度将超过3米。根据《城市规划细则》规定,道路距离住宅楼最近不能小于15米。而高架桥距离善水湾小区的栅栏仅有6公分,距离天虹山庄小区,也仅有六米。记者在善水湾小区一楼一户人家的阳台向外看去,基本没有视线可言。而在天虹山庄,站在高架下,更有一种“头顶跑汽车”的压迫感。而就在高架桥下面,还有一座幼儿园,不少家长都担心,高架抛物等会不会对孩子们造成威胁。不过在规划图上,记者也看到了设计方预留了15米的绿化带,但让居民们想不通的,“绿化带和慢车道”是单独留在善水湾小区一侧的,并没有在天虹山庄一侧预留。“我们天虹山庄虽然是个05年的老小区,但里面住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我们也会担心这个车会不会突然从桥上冲下来,砸到老人家。当时设计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为我们老小区考虑一些呢?”居民方女士说。
路基的高度
让两个小区居民们担心的,还有防汛问题。由于这两个小区距离秦淮新河都很近,“大概11年的时候,天虹山庄就被淹了一次,这次新建的高架桥也是有坡度和弧度的,那么到时候会不会发生雨水倒灌的问题呢?”市民陈先生说。
为建3米“车库”才把道路抬成“高架”?几个部门“众说纷纭”
路基
对于居民们来说,最不理解的,就是天虹山庄一侧的一排“车库”了。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目前高架所在的位置,原本就是该小区的一小排“车库”,“前两年街道说这边要统一规划,就把车库拆掉了,一家给了15万的补偿款。但没想到,他们今年又建了一大排,不管是后期对外出售还是免费使用,我们都不需要。”居民刘女士认为,车库距离小区最近的一排楼房距离不足五米,小区里老年人又多,这样人车混流,就是“定时炸弹”,还不如改成高档墙。
7月下旬,软件谷管委会规划建设局、西善桥街道、福润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与居民代表召开了一次协调会。在会上,设计单位表示,原本在规划中,是没有这一排车库的,目前为止也没有办规划手续,但在前期沟通协调会上,街道和社区方要求复建,所以设计方只能照办。居民询问街道方建车库有没有批文,建造有没有做过前期的调查,有多少居民同意复建,街道征集的群众意见表或者访谈记录有没有,街道方未予回复。不过,有趣的是,在8月5日的协调会上,谷规划建设局又拿出了一份文件,称该车库的建有政府批文。记者在文件中看到,这款文件日期是19年11月,落款为南京软件谷管理委员会。文件显示,该房屋为结构工程,位于天虹山庄处,新建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兼顾天虹山庄停车库功能)。也就是说,这个房屋最后也并不一定是车库。居民现场询问,既然有文件,那么之前为什么又说没有呢?工作人员表示“不想给他们(对方单位)带来麻烦”。
那么,到底是不是因为要建这个车库,才硬生生把这个高架抬到3米高呢?谷规划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这个道路东高西低,所以需要与尽头道路对接上。“那么既然存在高度差,能不能就按照道路原本的坡度来修一条正常的道路呢?非要修个高架吗?”对于这个问题,工作人员也未作解释。
相关部门回应:
居民反映的采光、安全等问题,并不存在
相关部门回复
相关部门回复
西善桥街道、谷规划局、谷管委会就居民反映的部分问题,给出了回复。表示:道路开工时,就已按照南京市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将施工信息牌图在现场醒目位置公示。居民反映的高架施工,道路标高由规划部门审核而定。架空设计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建成后将无偿提供给市民使用。道路为次级道路,将采用限行等措施控制噪音。此外,将通过放坡(即绿化带比快车道低)消除高度差,不影响小区采光,居民反映的对周边小区、学校带来的安全问题,并不存在。另外该道路实施了雨污分流,雨水不会进入周边小区,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倒灌问题。但对记者提出的为何只为善水湾修了绿化带、为什么一定要建一个3米多高的高架、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等问题,相关部门目前未予回复。
与善水湾的距离
显然,居民们对目前的回复并不满意——“我们不是反对民生工程,我们是希望管理部门能够跟我们充分沟通,能够拿出他们专业的文件和专业的规划态度,比如你的环评手续、审批手续,夜间施工手续,包括消防等等,你是不是都齐全了,能不能给我们看一下。起码我们知道你这个到底是什么样的工程。而不是今天开会,说没有手续,明天开会突然就拿了个手续出来,这样我们之间,很难达成信任。”“既然前期规划的时候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那我们希望现在能不能请规划部门,跟管委会和街道,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一下,比如你雨污分流是不是能彻底解决雨水倒灌问题,有没有做过实验,有没有相关数据。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包括这条高架到底要不要建3米,为什么不能按照原来的坡度修一条普通的道路,为什么非得是高架?‘车库’怎么说,后面要不要改造……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说清楚。”在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希望区软件谷管委会、西善桥街道,能够与居民充分沟通。
记者快评:
民生工程应该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南京市一直推行精细化管理。西善桥街道隔壁的铁心桥街道,2017年该街道一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本来属于民心工程,施工队伍刚进场时却遭到部分居民极力反对和排斥。但在和施工队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些居民不但逐渐放下戒备,还主动给工人送苹果,摘枣子、端茶水表示慰问……当时街道、社区着力引导居民参与到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来,认真履行民主整治督查2评议制度、告知公示制度等五大制度,重点审查“六个一”信息发布工作,充分吸纳居民意见和建议。该小区住户以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的退休职工为主,其中不乏工程方面的行家,在详细了解每个施工环节、查看了施工图纸后,居民们对项目“放行”并鼎力支持。而在西善桥街道,就此事件而言,无论是前期的规划论证、各方的沟通协调会,还是中后期的施工等环节,有没有充分邀请利益相关的市民们参与、有没有详细、专业地对市民进行工程介绍和解释、有没有拿出整改意见呢……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就是不怕小、怕不小,不怕细、怕不细,精益求精才能打造群众满意精品工程。记者也将对此事持续关注。 宋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