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为功| 九如巷诞生苏州最早的中共组织,一条微旅游路线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来源:扬子晚报
2020-06-19 12:00

 图片

苏州的街巷,每一条都很特别,每一条都有属于它们的故事。初夏时节,行走在绿树成荫的五卅路上,不经意间,转入一条叫做九如巷的巷子,这条窄窄的小巷,见证了一个家族的百年变迁,更成苏州的红色摇篮。早期共产党人侯绍裘、叶天底、张闻天等人曾在这里任教或从事革命活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就在这里诞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马义 张毕荣

背街小巷成为苏州红色起点

1921年,合肥士绅张冀牖买下九如巷北侧的一片荒地,在荒地上建起了祖宅,并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

“当时,祖宅和乐益女中是连在一起的,前面是校园,后面是住宅。祖父之后,我的父亲张寰和继任乐益女中校长,而乐益女子中学的校务主任侯绍裘是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组织者和创建者。可以说,这个祖宅是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摇篮。”苏州乐益女子中学创办人张冀牖的孙子张以迪讲述了乐益女中的前世今生,“当时,受蔡元培‘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祖父变卖家产,遍访名师,兴学办教。在上海奉贤,有人介绍他,说有个侯绍裘,上课上得好,于是他就去听课,听了两天后,觉得侯绍裘的课很好。于是祖父找到侯绍裘,经过一番详细交谈后,侯绍裘答应来苏州任教。”

侯绍裘,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创办《松江评论》,宣传新思想,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任上海学联总指挥。1925年8月,侯绍裘来到苏州乐益女子中学任校务主任,负责在苏州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苏州市委党史工办科研处处长张秀芹告诉记者,侯绍裘来到苏州乐益女中的时候,同时把刚刚入党两个月的张闻天,以及其他一些党员或团员也一起带过来。

若干年后,张冀牖的二女儿张允和撰文回忆:1924年起,先后来了几位新教员,其中有叶天底先生教图画,画素描写生;有侯绍伦先生(侯绍裘先生的弟弟)教英文,选的课本是《莎氏乐府本事》。还有张闻天先生教国文,他的教材与众不同。国文课上教的不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也不是近代白话文,而是世界名著的白话翻译本。张闻天讲的《最后一课》让张允和印象深刻,“当时给我们女孩子很大的震动,激发了我们的爱国心。”

由此,在1925年之后的爱国运动中,苏州乐益女中的同学跑遍苏州的八个城门去募捐,张冀牖也帮着师生们进行募捐。

张以迪说:“爷爷出钱请来上海的马连良以及其他多个名角,让他们在乐益女中里进行公演,让喜欢听戏的人都来听,结束后自愿捐款,当时总共捐款大概是2万块钱,上海五卅运动结束以后,还剩余不少钱,这些钱退回到苏州。”退回的钱怎么办呢?大家一起商量,利用剩余的捐款修了一条路,这条路被命名为五卅路,以此来纪念五卅运动。张秀芹说:“以五卅运动命名的马路,在全国只有这么一条。”

图片

五卅路纪念碑

图片

参观五卅路纪念碑

在新思想的影响下,苏州乐益女中的学生显得格外朝气蓬勃,女生们剪去了长发,开运动会,演话剧。除了张允和,张冀牖的其他三个女儿也先后在乐益女中就读。四个女儿,个个才貌双全,名动一时。曾在乐益女中任教的叶圣陶说:“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位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苏州市档案馆副馆长沈慧瑛一直保留着张冀牖和他四个女儿的合影。“这是他的大女儿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这是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这是三女儿张兆和,嫁给了作家沈从文,这是小女儿张充和,嫁给了美籍汉学家傅汉思。”沈慧瑛介绍说。

三任支部书记相继牺牲

张秀芹介绍,侯绍裘与已在乐益女中当教员的中共党员叶天底取得联系后,于1925年9月初在乐益女中秘密成立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成为当时中共上海区委直属的外埠9个独立支部之一。叶天底任支部书记并负责组织工作,张闻天负责宣传工作。从此,苏州人民革命斗争揭开了新篇章。

图片

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

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团结带领在苏州的党员、团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他们以乐益女中为基地,多次秘密邀请恽代英、萧楚女等人到苏州演讲,宣传革命形势,启迪群众;深入工厂、学校,传播革命真理,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壮大共产党的力量。到1925年底,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已有党团员24人。

这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1926年初,在军阀政府的压力下,乐益女中被迫以经费困难为由解聘了所有进步教师。侯绍裘、叶天底、张闻天等人相继离校。但他们播下的革命火种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据了解,叶天底在1926年的1月份离开了苏州,前往自己的老家浙江上虞。去了之后,他就在当地组建了当地的第一个中共支部。他的革命行为为当时的反动势力所不容,把他抓到浙江陆军监狱。叶天底在1928年2月28日牺牲了,年仅30岁。他在遗书中写道:“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

1926年2月,许金元接替叶天底担任第二任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许金元当时年龄非常小,他做独立支部书记时间并不长,因为工作需要到广州,后来又到南京。1927年的4月10日晚,中共南京地委,国民党省、市党部,市总工会负责人等召开紧急会议,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凌晨两点,会场被反动军警包围,10多人当场被捕,后被残忍杀害,许金元牺牲时年仅21岁。

1926年8月,汪伯乐接替许金元成为第三任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为迎接北伐军,他领导组织秘密武装,结果被北洋军阀孙传芳发现,于1926年12月16日在南京被秘密杀害,时年26岁。

图片

苏州革命博物馆展厅

无数革命先烈为苏州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历史不会忘记,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前三任支部书记,都牺牲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三任支部书记相继牺牲,并没有摧毁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在其后更加严酷的斗争中,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总能顽强地恢复重建和发展,坚定地站在革命斗争的前沿。

打造红色微旅游路线

1946年出生的张以迪,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九如巷。据张以迪回忆,在他小时候,祖宅基本保持着原貌。1978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祖宅连同乐益女中一同被重新规划,成为苏州市人社局等单位的办公场所。如今,苏州市人社局等单位已经搬迁,这里也已经被全部拆除,留下张冀牖当年栽下的一棵雪松,依旧苍翠欲滴。

苏州市委党史工办主任朱江表示,苏州市委决定,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原址建设苏州市党性教育实训基地,为全市党员打造一个不忘初心的生动课堂。

图片

游览红色微旅游线路

“社区正在不断挖掘小巷的红色记忆,我们先后设计了红色手绘地图、二维码解读、明信片,还设计了一条红色微旅游路线,将上海战役指挥机关旧址、五卅路纪念碑、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等红色遗址,通过‘微旅游’的形式串联起来,让更多的党员群众能够了解苏州本土的红色故事。”苏州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书记金丽娜对记者说,“我们围绕‘实境’两个字将党性教育置身于‘此时此刻’,让受众身临其境感受当下。通过寻访辖区内的革命历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在强化党员党性锤炼的同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图片

红色微旅游手绘地图

锦帆路社区党委围绕“让支部行动起来”的理念,为了扩大古城保护的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力量,特地开展了“古城保护,支部在行动”活动。以行动支部为载体,为红色志愿讲解员发放聘书,打造一支党员红色志愿讲解员队伍,以“党建”护“古建”带动古宅保护。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打卡点。

作为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黄志强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报名成为了一名红色志愿讲解员,义务为游客讲解红色故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红色志愿讲解员已持证上岗,社区的红色志愿讲解员队伍正在不断扩大。锦帆路社区书记金丽娜表示,未来,将打造社区红色古建文库,为辖区内的红色资源和古宅等建档立册,以“老带新”的方式,继续招募年轻党员志愿者,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编辑 : 薛蓓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