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大平台的古装剧播得热闹,从吴磊、赵露思的《星汉灿烂》,到杨紫、成毅的《沉香如屑》,还有虞书欣、王鹤棣的《苍兰诀》,各方粉丝也是各花入各眼。若论从这轮古偶大战中哪位演员脱颖而出,那王鹤棣得算一个。
暑期档古偶争艳,
自带流量各有所长
8月20日,央视六套播出的《今日影评》节目中,提及由吴磊、赵露思等主演的《星汉灿烂/月升沧海》,让粉丝欢欣鼓舞。该剧改编自关心则乱小说《星汉灿烂,幸甚至哉》,讲述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将军凌不疑(吴磊饰),与因父母出征成为“留守儿童”的程少商(赵露思饰)两人“逗”智“逗”勇,互相扶持并成长的故事。2018年,关心则乱所创作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展现了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奋斗传奇,曾引起广泛讨论。此次归来,关心则乱仍然将创作视角落在女性主义上。
接档暑期爆款《梦华录》以来热度不减,在等待更新的时间里,焦急的剧粉把“失星疯”(失去《星汉灿烂》所以发疯)刷到热搜第一,可见该剧的火爆程度。费振翔导演首次执导古装偶像剧,也嗑起了“疑商夫妇”。该剧前期以宅斗轻喜剧出圈,戏骨们创造的群像令人印象深刻,原生家庭问题也引发探讨,后期被三位男士青睐的女主角程少商的成长过程牵动人心。
《沉香如屑》改编自苏寞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六界帝君应渊与菡萏仙子颜淡联手向恶势力宣战,在相知相识中逐渐解开以往的误会,最终携手维护人间正道、共同守护天下苍生的曲折故事。剧集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沉香如屑》播完之后,下部《沉香重华》接力在优酷播出。
杨紫、成毅自带流量,作为s+古装剧大制作,剧集首播之后就掀起一波观剧热潮,在热搜榜上名列前茅。然而,随着剧情一步步深入发展,该剧豆瓣开分为5.6分。究其原因,大概《沉香如屑》确实给人一种《香蜜》和《琉璃》的既视感,有着一系列仙侠题材中的常见设定,整体风格厚重大气,偏好此类风格的观众也能看得如痴如醉。
《苍兰诀》上位,
王鹤棣傲娇大魔头出圈
相比较而言,《苍兰诀》一开始似乎在大卡司剧集比拼中并不占据优势。但谈好恋爱,搞好CP,乃此类剧集第一要务,在这一点上,《苍兰诀》没有辜负观众。这段时间涨粉近百万的王鹤棣,出演新版《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后不温不火,1年前演《遇龙》被嘲丑男,1年后却凭借《苍兰诀》“帅”到观众。
《遇龙》
《苍兰诀》改编于九鹭非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傲娇大魔头东方青苍与软萌小仙女小兰花因意外互换身体,由此产生的一段甜虐交织的爱情故事。王鹤棣在剧中饰演的男主东方青苍,是上古时期就拥有绝对实力的月尊,睥睨天下,动动手指就能让人灰飞烟灭,人设狂拽酷炫,却被小兰花拿捏得死死的。男女主互换身体时可爱的一面、作为最强者面对爱情笨拙的一面等,让喜欢看古偶剧的观众不仅不反感,反而直呼“又土又甜”。
《苍兰诀》风格偏轻松有趣,带有奇幻色彩和童话氛围,与先前千篇一律的仙侠剧略有不同。不断更新的《苍兰诀》,凭借唯美的画风、相对鲜明生动的人设,成功圈粉不少喜欢仙侠偶像剧的观众。虞书欣的“小兰花”可爱又天真不说,王鹤棣的“魔尊”更是帅得让观众刮目相看。2021年,“古偶丑男”一度登顶热搜,更有UP主呼喊出广大网友的心声:“内娱苦古偶丑男久矣!”
8月21日晚,由虞书欣、王鹤棣领衔主演的电视剧《苍兰诀》在爱奇艺站内热度破10000。主演虞书欣、王鹤棣随后均发文表达感谢、兴奋之情。在剧集播出的这十几天内,王鹤棣的微博涨粉近百万,单日最高涨粉达到 23 万。8月19日晚,王鹤棣工作室正式改名,发布招聘岗位,人红是非多,后援会还发声明,禁止任何形式的接机行为,非公开行程严禁私人组织围观拍摄和聚集。
古装美男“美颜暴击”
的快乐又回来了?
王鹤棣借“东方青苍”一角“脱胎换骨”,算是为演员王鹤棣正名了么?观众更关心的,当然是我们还能重新体会到荧屏古装美男“美颜暴击”的快乐吗?
比起那些流于表面的浮夸设计和套路,“合格的演技+合适的妆造”才是古偶演员和剧方应该真正重视的“公式”。 “古偶丑男扎堆”的背后,是资方、剧方的懒于创新。一个角色、一部剧火了,就慢慢成为一种套路,从人设和造型成为同类型复制的模式。毕竟创新和试错是要花费高额成本的,但对于相似的妆造和雷同的剧情,观众只有审美疲劳,所谓爆款不过是数据泡沫和欢乐自嗨。
为什么《苍兰诀》会“青铜”变”王者”?总体来说,《苍兰诀》虽然一些场景被观众吐槽“浮夸、像cosplay”,但总算摆脱了凡仙侠必全员纱衣的固定范式,特别是在见多了仙侠剧里隐忍克制的“冷面仙人”以后,“反派直球男”对于审美疲劳的观众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
古装偶像剧常常消遣价值浓重但艺术价值不足,娱乐功能发达但文化功能欠缺。一味追求“发糖”“虐心”“爽感”等情绪,而放弃故事情节本身的严谨逻辑,是古偶剧常见的问题。观众也常常无奈表示,不用带脑子,看帅哥美女的爱情就好了。所以,如果爱情需求也得不到满足,难怪观众会愤怒弃剧。
几乎每部古装剧都会以东方美学为卖点,但东方美学宇宙的建构比较复杂。通过古风景观让爱情拥有更大布景、让青春拥有更大格局,将会为古装剧拓宽其受众。比如《梦华录》在情感之外,就有宋代美学和文化传统的加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讲师杨慧认为,就大部分古偶剧而言,历史文化仍然是一种“缺席的在场”。当下观众对于古装偶像剧的美学追求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种与年轻人对话较多的类型剧,如何在提供消遣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是当下许多古偶剧有待探索的命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