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2月1日讯(记者 于丹丹)本周,江苏将开启全“晴”模式,气温也将照例进入上升通道,其中南京地区3-4日最高气温将升至15℃左右。
周三早晨上班,小伙伴们有没有直打哆嗦?根据省气象台监测,1日早晨全省一半“冷冻”一半“冷藏”,气温最低的丰县仅有-4.3℃,南京局地最低温也跌破了-2℃。预计2日早晨全省气温都将跌破冰点,最低在-2℃左右。未来两天,最高气温有所上升,今天最高气温全省10到13℃,明天最高气温全省12到15℃。
苏州市气象台证实,苏州已经于1日入冬了。据悉,苏州常年入冬日期是11月23日,今年入冬比常年晚了8天。今年10月12日入秋,秋季历时50天,为近5年最短。
11月三轮寒潮,传说中的“冷冬”要来了吗?暂时还没有!
根据中国天气网统计,虽然今年11月我国遭遇了三轮寒潮天气过程,但是中东部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却是偏高的。
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的统计,11月江苏的平均气温淮北地区10.5℃,江淮之间11.7℃,苏南地区12.8℃;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高1.1℃,江淮之间偏高0.7℃,苏南地区偏高0.9℃。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国天气网专家表示,这是因为每次寒潮过后,各地气温都会迅速回升,而且回温的幅度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因此平均下来气温仍是偏高的。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最新统计显示,10月至11月我国寒潮的常年平均次数为1.8次,今年10月以来共出现4次寒潮过程,因此与常年同期相比是偏多的。其实,11月本来是寒潮发生最多的月份,其次为10月和3月。1990年11月曾出现过4轮寒潮,1979年和2011年的11月也经历过3轮寒潮。
为什么寒潮偏爱季节转换期出现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表示,寒潮主要是依据降温幅度来度量的,在冬季,由于基础温度相对较低,日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8℃还是不容易的,而季节转换期的11月或3月,由于气温在下降趋势或上升过程中,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起伏变动,相对容易满足寒潮标准。
11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正式官宣,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而从历史数据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冬季中东部地区气温往往偏低。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