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轻食代餐,是对身材“焦虑”吗?今年已新增近1300家轻食代餐相关企业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21-05-01 21:34

 藜麦、燕麦、蛋白棒、代餐奶昔、即食鸡胸肉……这些曾经陌生的名词,正逐步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中。都市人为了更健康更美丽,在食物选择方面已不再满足于传统三餐,转而投奔热量相对较低的轻食代餐。截至4月29日,今年我国已新增近1300家相关企业。而多个轻食代餐品牌也获得了多轮融资,金额高达数亿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灿

吃轻食代餐,是“身材焦虑”的体现吗?

年轻女孩李菲(化名)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每过一段时间她都会在购物平台购买一些代餐食品,比如宣称热量低又饱腹的蛋白棒、粗粮欧包、代餐粉、即食鸡胸肉肠……这些产品一般单价不高,平均下来每餐十几块钱就能吃饱。

“以前各种五谷代餐粉比较多,最近几年其他轻食代餐像雨后春笋一样,突然爆发。特别是全麦欧包和鸡胸肉,随便一搜就是好几个品牌在卖。代餐奶昔也多了起来,经常看到广告。”李菲告诉记者,她会在看到别人的好身材、突然受到“激励”时痛下决心好好减肥,于是购买一大堆轻食代餐,“这也许是一种身材焦虑,但我没办法克服。”

从小众潮流走向大众选择,轻食代餐成为一种流行的饮食生活方式。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轻食代餐消费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火热市场。

今年已新增近1300家轻食代餐相关企业

敏锐的创业者抓住当代年轻人“朋克养生”的观念,发现蕴藏的庞大的食品饮食减肥市场。短短几年,大健康领域就迅速崛起了贴“零卡、零脂、零糖、无负担”等标签的诸如麦片、代餐奶昔、蛋白棒、鸡胸肉等一批新的消费品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8000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轻食代餐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的轻食代餐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900多家,占比11.7%;其次为辽宁和山东,分别有700多家和600多家相关企业。此外,江苏、河南和四川的相关企业数量也在500家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近五年来,我国轻食代餐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涨趋势。自2016年开始,年注册增速一直保持在40%以上(全部企业状态)。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2020年新增轻食代餐相关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截至4月29日,今年我国已新增近1300家轻食代餐相关企业。

产业规模有望在2023年突破1000亿人民币

比消费者更先关注到“身材”的,或许是敏锐的资本市场。2020年12月,以麦片起家的“王饱饱”完成C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以即食鸡胸肉打响爆款的鲨鱼菲特,在今年1月完成了来自字节跳动的战略融资。那个在朋友圈广告中经常出现的WonderLab,在2019至2020年间,也多次受到资本青睐。

根据CBN Data发布的《2020代餐轻食消费洞察报告》,近两年,持续有更多的新品牌进入代餐行业,从2019年的2837个增长到2020年的3540个,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连年保持超过15%的增长。

近日,交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中国轻食产业规模有望在2023年突破1000亿人民币,2025年轻食行业占餐饮总收入比重将达到约10%。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