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通市生态环境局15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南通市共记录生物物种3983种,较2019年增加了475种。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以“沿海生态带”“沿江生态带”为主线,筛选出13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建成“一横一纵+”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通过不断探索“生态岛”试验区建设,系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南通市共记录生物物种3983种,较2019年增加了475种,其中短嘴金丝燕为江苏省新记录鸟类。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杨斌说:“下一步,我们将优化生态空间的连通性,打通动物迁徙和鱼类洄游通道,构建江海生态廊道;持续深化红线监管力度,切实提升区域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据2025年科考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江豚数量回升至1240头,鄱阳湖种群突破570头,首次实现自然种群正增长。杨斌介绍:“截至2025年5月12日,南通市长江江豚智能声学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我们已监测并记录到长江江豚共计9659头次。长江江豚在梵音广场周边水域的活动相对来说更为频繁,在夜间活动更为活跃。”
发布会上还公布了南通市第二届生态文化月系列活动方案,主要分为生态文化精品呈现、长江大保护生动实践、生态科普创新体验三个篇章共10个活动,时间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