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春晓 ② | 黄海潮头崛起“全球核能合作典范”
来源:中国核电
2025-05-16 13:34:29

1985年3月20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强核之路。在秦山山麓,第一代核电人立有一块刻着“秦山春晓”的纪念碑。秦山核电站就像一支报春曲,奏响了我国核电事业的春天。

今年是“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40周年,我们启动“秦山春晓——中国核电人40年的求索之路”融媒体采访行动,从秦山出发,挖掘强核报国的感人事迹,以融媒体形式再现中国核电人的创业足迹和心路历程。


讲述人:马明泽,1964年生,中国大陆首批35名核电操纵员之一,现任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大学毕业后长期在秦山核电站工作,曾先后任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一厂总经理,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等。

■田湾核电基地

沿着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临海公路向北而行,一侧是波涛汹涌的黄海,一侧是绿树掩映的云台山,拐入一个海湾,只见巨大的输电塔如同排着队的巨人,队列尽头便是田湾核电站。

田湾,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如今已是中国核电事业绕不开的“地名”。1999年的早秋,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是中俄两国在商用核电站项目上的首次合作。

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机组不同,田湾核电站是中外合作项目,并首次应用了多项国际先进技术,这为中国核电事业打开了更多接轨世界的窗口。

马明泽是中国大陆首批核电操纵员之一,曾亲历秦山核电站的建设、管理,并担任过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从秦山到田湾,回望这段跨越历程,他感慨道:“国家有需要,这就是我们核电人的选择。”

01

培养自己的核电“飞行员”

在田湾核电站的培训中心,有着以全尺寸模拟机为主体的各种培训设施,根据计划,田湾核电7、8号机组的首批操纵员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模拟机培训。1:1模拟的机房内,只见一排排复杂仪表和各类电子屏幕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位操纵员在上岗前,都要先在模拟机上“身经百战”。

■田湾核电7、8号机组“标杆工程”操纵员考试倒计时100天

核电厂操纵员主要负责运行、保障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马明泽将之形象地比作飞行员,“飞机能够安全飞行,飞行员至关重要,同样,操纵员也是核电厂最重要的人才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作为我国大陆首批核电厂操纵员,马明泽等人赴他国培训时,各项支出加起来几乎是与人的体重等同的黄金的价值,他们因此被称作“黄金人”。

彼时,中国大陆还没有商业核反应堆,也没有能够进行训练的模拟机,只能委托国外机构培养操纵员。1989年,马明泽曾远赴西班牙、前南斯拉夫等地的核电厂接受培训。“国家把最好的学习机会给我们了。”说起那段青葱岁月,马明泽的眼神中透出怀念。

“黄金人”之于核电,不仅意味着“黄金般的学费”,更意味着“黄金般的作用”。这批学成回国的“黄金人”,为刚刚起步的我国核电事业带回了先进的运行经验、管理经验和核安全文化,他们的“修炼”学成,对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中俄核能合作初期,中方相关人才同样短缺。从1998年开始,田湾核电站连续4年把160多人送去进行俄语培训,并从中择优挑选了100人作为操纵员候选人员赴俄培训。

为尽早掌握核心技术,早日培养出自己的核电人才,江苏核电推进核电站建设的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研发全尺寸模拟机,建设自主培训基地等。如今,田湾核电站已自主培养上千名操纵员,其中有200多名来自我国其他核电站。

■准操纵员们在模拟机房参加培训

2019年6月,江苏核电与俄罗斯原子能服务公司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技术服务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签订了《土耳其阿库尤核电站技术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合同》,这是中俄合作向第三方提供核电技术服务的首次尝试。

“以前我们是学员,要出国培训,现在,我们在国内就可完成对操纵员的培养,甚至还能为核电‘新手国家’培训人才,把培训服务送出国!”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培训处副处长秦颂瑜自豪地说。

02

走到哪都不能忘记“自力更生”

1985年7月,在汽车摇摇晃晃的颠簸中,马明泽来到了海盐秦山。此前,他对海盐的唯一印象只有“改革先锋”步鑫生,对核电也是一知半解。2016年,52岁的马明泽刚到江苏核电时,已是成熟的管理者,但眼前的困难,还是让他倍感压力。

“田湾核电站一期1、2号机组,虽然和秦山核电站是不同的机组,但实际上运行管理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正在建设的二期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马明泽说,当时面临着包括建设模式变化、工程接口复杂、中外技术融合等一系列棘手难题。

秦山核电站的“创业史”,常给予他激励。“遇见难题,我们从不想着依赖别人,除非这个事情我们确实干不了。即便是请外国人来解决,我们也要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制定方案,最后出来的方案审批也都是我们做,所有的组织过程,包括最终的审批都要由我们来负责!”在马明泽看来,自力更生是中国核电人心头的烙印。

■核电工程师工作现场

“让合适的人才,到合适的位置。”从1999年开工到2007年建成投入商运,田湾核电站一期建设用了8年时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江苏核电同样采取秦山核电站一期援建二期的模式,抽调一期工程培养的骨干人员参与二期建设。

同时,秉持“因地制宜”原则,江苏核电强化工程计划管理,采用专项组模式,联合多领域技术能手攻克重点专项任务。“一期工程中的关键部分,我们还需要俄罗斯方面全面设计和主导,到了二期工程,中国核电工程师们已经实现了常规岛98%的国产设计和建造。”马明泽说。

2017年2月,俄罗斯国家专利局正式向江苏核电授权两项发明专利,即《主泵止推轴承润滑冷却回路稳压系统》和《主泵止推轴承防氮气进入水封装置》,这两项专利一举实现我国在核电领域对俄专利申请零的突破。

■田湾核电站建设场景

江苏核电5/6号机组电厂(三厂)厂长何理军也是一位“老秦山人”,1995年大学毕业后就在秦山核电站工作,还曾主持过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的调试项目运行管理工作。2019年,他从秦山调到田湾。

“当时我刚完整经历了秦山方家山核电工程的建设,田湾核电站三期的两台机组是方家山的‘复制版’,正好无缝衔接,还能和田湾核电站其他引进机组经验互鉴,共同提高管理水平。”何理军说。

有时,中俄双方的专家也会争论,每争论一次,合作就更进一步。“中方人员做事充满激情,我很佩服他们为了工程建设面对困难饱含热情的闯劲。”长期在田湾核电站工作的俄方专家尼古拉·采宾夸赞道。

在马明泽看来,如果只是单纯引进产品,终将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只有真正引进技术,才能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活力发展,挺起中国核电的创新脊梁。

03

让世界见证中国核电的进步

阳光照耀下,6台穹顶覆盖的核电机组正静静矗立,一旁在建的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宛如蓄势待发的核能引擎,涌动着无限生机与磅礴动能。走在施工现场,许多“田湾人”都会想起2021年的开工场景。

■夜幕下的核电站建设场景 张绪辰 摄

2021年5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和克里姆林宫,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了田湾核电站7、8号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开工仪式。习近平在致辞中提出,坚持安全第一,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

田湾核电站的稳步发展,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核电的进步,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坚持以及中外合作和平利用核能的前景。尼古拉·采宾表示:“我们和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建世界上最好的核电站。我们在合作中进一步深化了友谊。”

在田湾,核能正拓展出新的可能。2024年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正式投产运营,源源不断的工业蒸汽从田湾核电站被输送至石化产业基地。

■全国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

项目团队在设计、建设到投运的整个过程中,攻克了重重技术难关,仅初步设计阶段,就审查了150余份设计文件,提出了1000余条审查意见。

“核安全无小事,对核电站的任何一点改造都是非常困难的,不仅要有技术底蕴和可靠设备支撑,还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秦颂瑜介绍,“和气一号”利用的是中俄合作开发的机组,“这也说明我们吃透了技术。”

2024年,田湾核电站1-6号机组首次实现年度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全部满分。1号机组连续6年、2号机组连续8年综合指数排名世界第一,4号机组连续4年、5号机组连续2年排名并列世界第一,6号机组首次达到WANO综合指数100目标。

■核电站工程测绘现场

“世界上有400多台核电机组,能够拿到满分或是第一名绝非易事。”马明泽自豪之中还有更大的期望。他说,各国的管理体系实际上正在趋同化,中国核电要想实现领跑的话,必须在大家的共用体系中植入更多开创性的东西,“这个接力棒就交给现在的年轻人了。”

从过去借力培养“黄金人”到现在为海外提供培训服务,从引进技术到合作创新,从传统发电到核能利用多元拓展,中国核电人历经跟跑、并跑,如今正在研究领跑的秘诀。

清晨的连云港,海风轻拂,田湾核电站的厂房射出星星点点的灯光,远处是壮美的日出。无数核电人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智慧,演绎“日出东方”的浪漫。

田湾核电•大事记

1999年10月20日,采用俄罗斯VVER-1000技术的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开工建设。

2000年9月20日,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开工建设。

2007年8月16日,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业运行。

2010年3月23日,中俄双方在俄罗斯签署《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框架合同》。

2012年12月27日,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3号机组开工建设。

2013年9月27日,田湾核电站4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俄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顺利进入二期工程全面建设期。

2015年12月27日,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6号机组开工建设。

2021年5月19日,中俄两国领导人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了田湾核电站7、8号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开工仪式。

2021年6月2日,田湾核电站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田湾核电站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2024年6月19日,“和气一号”项目在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为我国首个工业用途的核能供汽项目。

田湾核电·留言墙

秦山是我奋斗过的地方,操纵员培训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从秦山到田湾,工作内容变了,但强核报国的初心始终没有变。秦山和田湾是两个老基地,前者有着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和成熟的人才队伍建设,后者有着接轨世界的接口,并从中汲取了俄罗斯在欧亚地区建设运行核电站的经验,两者互相融合学习、互相促进提升,必能对中国核电作出更多贡献。

——江苏核电5/6号机组电厂(三厂)

厂长 何理军

听操纵员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背过的书、看过的资料和你的身高一样高时,你就具备考操纵员的资格了。作为核电人,身上压着沉甸甸的责任,不过请相信,每一个不眠夜、每一本书、每一个知识点都会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踏脚石,铺就你的匠心之路。

——江苏核电2024年度“田湾工匠”

罗刚

身为一名现场操作员,肩负着核安全与能源供应的双重责任,我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且意义深远的使命。入职两年多来,我与不同专业领域的同事们协同作战,磨合出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这也让我明白,干核电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团队的智慧。沿着前人的光辉足迹,我也将再接再厉、砥砺前行,用青春和奋斗谱写核电新的篇章!

——江苏核电运行二处

现场操作员 章帅斌

资料照片由田湾核电提供

来源:读嘉新闻  秦山核电  江苏核电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