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群众水产品消费安全防线,切实保障“菜篮子”供应,射阳县千秋镇积极探索水产品质量监管新路径。该镇秉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理念,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全方位织密水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让群众吃得安心、放心,用心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源头发力,严守质量防线。千秋镇坚持“溯源筑防,食安启航”的理念,从养殖环节筑牢水产品质量安全第一道防线。一是厘清产业底数。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对全镇养殖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切实把情况底数掌握清楚,并将养殖主体纳入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二是构建“塘口讲台+入户把脉”的服务平台。组织水产养殖专家、技术骨干深入养殖户塘口,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合法用药,按照发放一本宣传手册、签订一份质量安全承诺书、张贴一份用药明白纸、提供一次上门技术指导贯彻落实市、县“四个一”工作要求。三是加强水产品“准出”管理。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将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孔雀石绿等风险参数作为快检必测项目,出塘上市销售前做到“塘塘抽,批批检”,检测合格后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截至目前,配合射阳县农业农村局抽检鱼样1批次,自主抽检鱼样7批次,均合格上市。
过程管控,严筑安全屏障。千秋镇紧扣养殖、运输、销售全链条监管,以“检测抽查+动态巡查”双轮驱动,筑牢水产品质量安全防线。一是落实“双报备”制度。养殖主体在出塘上市前,需提前向镇农村工作办公室或村级服务站点报备,再由镇农村工作办公室统一向射阳县农业农村局二次报备。通过政策宣传与服务引导,不断提升养殖主体主动报备意识,强化水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二是推动“三项记录”规范化。将射阳县农业农村局统一印制的水产养殖“三项记录”手册发放并指导养殖生产主体规范填写,通过养殖主体自查、镇村联动核查、问题整改复查、“四不两直”抽查等举措推动水产养殖“三项记录”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在日常监管中,组织镇村干部、农技员开展巡查,联动县镇人大代表成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观察点开展督查,重点检查水产养殖用药等“三项记录”,并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纳入各行政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列入村级考核内容。
风险防范,严控隐患苗头。千秋镇将推动水产品质量监管从被动整改的“末端响应”转化为主动防控的“前端治理”,构建全链条风险防范机制。一是建成分级包保体系。建成镇、村“两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包保责任体系,分层制定责任清单与任务清单,开展督导检查。二是健全溯源管理体系。为全镇养殖户建立纸质及电子档案,录入“盐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构建数字化监管闭环,让养殖信息有据可查、产品流向一目了然、质量安全全程可控。三是讲好质量安全故事。向全镇水产养殖户下发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年1,2号)、致全市水产养殖户的一封信、水产品质量安全业务告知书等宣传资料,激发养殖户内生动力,厚植科学健康养殖理念,凝聚共治合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千秋镇以“舌尖安全”为己任,通过系列行动,扎实构筑起水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实现监管效能提升,收获群众广泛认可与好评。千秋镇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未来将锚定水产品安全更高标准,有效推动科学生态养殖,持续优化监管体系,深化科技手段应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通讯员吴云珍 于广艾 许瀚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