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联合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5年江苏省“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在扬州正式启动。本年度“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将推出“我的博物馆足迹——博物知星”征集评选活动、“博物盲盒·周更计划”系列专栏、“青年×博物馆 双向奔赴的N种可能”系列短视频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博物馆与社会公众“双向奔赴”。
乐享博览,在精品展览中增聚精神力量。组织博物馆围绕“水韵江苏”鲜明特性,深入挖掘馆藏文物价值,创新展览展示手段,策划推出一批时代化表达、特色化呈现的重点展览。加速现代科技融合,打造精品数字展览;鼓励精细化、差异化发展,举办进出境交流展、收费展。组织参与“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让更多人从传统文化魅力中汲取历史智慧。
体验博学,在教育研学中增长知识才干。引导博物馆进一步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创新教育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涵养道德、凝聚共识的重要社会教育功能。推动深化馆校合作长效机制,鼓励博物馆与大中小学加强联动,共同设计研发和组织实施专项课程、研学项目。组织引导青少年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段,上好“博物馆里的思政课”,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
记录博文,在文博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鼓励各部门将“博物知旅”有机融入“我们的节日”“七彩夏日”“缤纷冬日”等各类相关活动,为博物馆游客搭建展示平台,将参观者从“被动参观”转向“主动表达”。组织参与“我的博物馆足迹——博物知星”征集评选活动,通过主题征文、图文手账、书画创作等多元创作形式,以深度参与体验形成情感共鸣,丰富文化滋养。
感悟博韵,在交流分享中增进理解认同。支持博物馆加强多元视角宣传展示,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理解,加强与科技、教育、商业等领域的联合,形成创新共同体。组织参与“青年×博物馆 双向奔赴的N种可能”系列短视频,开展“青年学习社线路”讲解员大赛,讲述江苏青年与博物馆互相成就的故事。组织启动“博物盲盒·周更计划”,以盲盒形式拆开江苏“馆、展、宝、课、品”,每周解锁未知的文化惊喜。支持广大青少年、妇女儿童等参加博物馆志愿服务,共同促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博物知旅”启动仪式是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江苏面向广大青少年持续开展“博物知旅”主题活动,推出一批教育优秀案例和研学游推介项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拾峰说,要将博物馆作为青年表达文化主张的空间,探索社会议题的实验室,通过激发青年人的参与感、增强青年人的归属感,不断激发青年群体的活力,为文化传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接下来,江苏省文物局将进一步优化活动内容,营造场域消费,在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外,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使“博物知旅”成为撬动文旅消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新型载体,推动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童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