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因为工作关系,再次来到中山陵“打卡”,由于是工作日,这里的游客闲庭信步,完全没有五一期间的杂乱与不堪,心想这才是“旅游”应该有的模样。
那么问题来了,年假制度在我国已经执行了快20年,可人们出游时却依然选择五一、国庆、春节等几个黄金周“扎堆”,不仅让景区不堪重负,游客们也叫苦不迭,灵活休假、错峰出行,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其实真正“破题”的关键还是在孩子身上,对于孩子正在求学的家庭而言,父母的出行计划往往受到孩子假期的牵制。平日学业辛苦,只有趁着为数不多的几个黄金周和寒暑假才有时间放松,于是这些时段的机票、酒店价格飞涨,花了更多的钞票, 换来的却是更差的体验,相信不少为人父母者都深有同感。
针对这一现象,发改委早在2019年便鼓励中小学推行春假或秋假,然而实际操作中,践行的城市并不多。杭州西湖区的中小学将今年的春假安排在4月27日至5月5日,覆盖了五一假期;湖北利川则将春假安排在4月7日和8日,相当于给清明假期“续费”。
实事求是地说,这样小打小闹式的春假安排并不会给景区减负,灵活休假制度还需更多的学校和企业参与,让更多的家庭能兼顾学业和事业,真正实现“有假可休、有闲能游”;同时也能缓解景区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花得满意,商家也赚得开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祚波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