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扬子晚报网5月14日讯(通讯员 傅铭 记者 万凌云) 5月12日,正值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镇有爱·‘救’有你”急救进高校活动,在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镇江市急救中心及句容、丹阳、扬中市急救站同步走进4校开展急救培训,形成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新局面。
理念上共鸣,行动中共振。下午2时,“镇有爱·‘救’有你”在镇高校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站)活动拉开帷幕。学院副院长李文新出席活动并致辞,强调“青年学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普及急救技能、强化应急意识是守护校园安全的关键举措,希望全体京江人珍惜培训机会,主动学习、积极实践,让急救技能成为大学生活的必备技能”。
随后,镇江市急救中心和京江学院相关领导解读《在镇高校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京江学院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提升计划》,让师生全面了解能力提升三年项目的具体行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市急救中心蒋韵主任代表方案主办单位向京江学院捐赠了80套急救包及应急救援包,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本着“人人学急救,个个会自救”宗旨,“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急救协会”在李文新副院长与蒋韵主任揭牌见证下正式成立,也标志着学院应急救护工作进入“学生自主管理、师生共同参与”的新阶段,未来将通过组织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带动更多师生掌握急救技能。
在防灾减灾安全讲座环节,镇江市急救中心专家围绕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常见灾害、应急避险要点等内容展开讲解,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强调“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总结”的重要性,为师生敲响安全警钟。
最后,面向学生及教职工的救护员培训持续 3 小时,百名京江学院师生在镇江市急救中心的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了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处理、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分组实操+考核指导”模式,学员们在指导下反复练习,确保每个动作规范到位,切实掌握“救命技能”。
当天,丹阳、扬中、句容三地同步开展特色防灾减灾及校园急救培训活动,形成“一主三副、资源共享”的协同防灾减灾格局。
本次活动以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推动“镇有爱·‘救’有你”在镇高校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融入高校应急教育体系,不仅提升了师生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更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