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问政】南京江宁一小区被“斩首式”砍伐42棵树 物业竟找不到“元凶” 职能部门称未获审批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4 11:23:54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景枫法兰谷小区业主孙女士向扬子晚报紫牛问政栏目反映,小区内42棵观赏树木遭“斩首式”砍伐,物业却称“不知情”。两个多月来,小区业主多方投诉均未获满意答复,事件陷入僵局。5月8日、5月12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两次前往小区实地调查。

标了42号的被砍树桩


观赏树木遭“斩首式”砍伐

投诉人:承诺业主又变卦

5月8日,记者冒雨实地探访。在孙女士指引下,记者看到沿河绿化带中残留的树桩整齐排列,部分断面仍清晰可见编号标记。“今年2月发现梅花树被砍后,我们全面排查发现共有42棵树遭殃。”孙女士介绍,其中五期附近30棵,三期附近12棵,“最初还以为是正常修剪”。

据孙女士提供的维权时间线显示:2月16日发现树木被砍后立即向社区物业反映;3月5日三方现场确认砍伐点位;4月3日物业成立专项小组承认管理失职,承诺4月7日前出具补种方案。但4月下旬物业突然改口,以“雨污分流施工”“影响采光”为由拒绝补种,更提出要动用公共收益,遭业主强烈反对。在孙女士和其他业主看来,这等于让业主为违法行为买单!

记者注意到,被砍树木断面平整,显系专业工具所为。孙女士提供的照片显示,部分树桩直径达到20多厘米。孙女士称,根据《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擅自砍伐树木需经审批并缴纳补偿费,但物业始终未能出示相关手续。

标了1号的被砍树桩

物业经理表示不知何人砍树

社区:最终目标是实现补种

5月8日、12日,记者两次前往该小区物业所在地加州城客户服务中心,均未能见到物业经理。前台工作人员给出的是“经理外出”和“正在开会”为由,承诺的回电也没有接到。从5月8日拨打第一个电话开始,直至5月13日下午,记者最终联系上了该小区物业经理。

电话那头,物业经理表示树确实不是他们砍的,树(被砍)的痕迹已经很久很久了。记者追问作为物业有无发现砍树人的踪迹,物业经理回答,“确实也没有,(砍树)时间也不知道,曾经试图去调监控,你知道时间不定的话没有办法调监控,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知道当时树是因为什么原因,还是刮台风或者枯死的了。”

物业表示不是自己砍的,也不清楚是谁砍的,所以暂时无法追究是否有报备的问题,物业经理继续回答到,“当时(得知树被砍)我们也很震惊,看了下痕迹也很久了,没有办法追溯。经过调研,不少业主反对在这里再补树,现场的树还是很茂盛的。确实是物业在管理中没有及时发现,我们担心贸然去补种这几十棵树,可能还会有更大的投诉。”

记者走访景枫法兰谷所属的齐武路社区,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尊重业主意愿,公共收益的使用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人员坦言,社区并未收到任何树木砍伐的报备手续,对具体砍伐时间也不知情。他说:“此前我们已经多次到现场勘查,也多次召开协调会,始终秉持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沟通调解。虽然双方仍存在分歧,但会继续努力推动问题解决,最终目标是实现树木补种。”该工作人员称,关于砍树责任主体,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物业所为,一说是业主自行砍伐,但均缺乏确凿证据。物业方也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

雨中寻找被砍树桩

淳化街道:没有收到审批材料

没有审批直接砍树属违法行为

记者又驱车前往淳化街道,并联系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砍伐树木需要进行审批,需要到便民服务中心前台进行递交材料,初审后会联系街道主管部门来联合勘验。她告诉记者:“城管勘验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出具行政许可,才能进行修剪、移植或砍伐。如果没有经过审批许可,进行修剪移植砍伐,就会受到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应的处罚。景枫法兰谷没有得到过我们砍伐树木的审批,也没有提交过来材料。”

随后,记者联系到江宁区淳化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收到该小区砍伐树木的任何审批材料,“这是程序问题,需要便民服务中心审批以后,我们才会介入管理。如果没有经过审批,直接砍伐树木是个人或单位行为。这属于违法违规行为,直接由综合执法部门取证处罚就可以了。我们城管尽到的是管理责任,如果收到审批材料后,肯定会安排人到现场监督和管理。”

江宁区淳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回应记者,已经介入调查,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投诉人由于时间过去比较长,无法提供具体是何人砍伐树木的证据。社区和物业也找不到砍伐人员,目前物业在履行物业管理职责将进行补种。他说:“因为我们注重证据,如果投诉人能提供确凿证据,我们会根据调查情况,按照正常程序依法依规处置。”

针对此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持续关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昊 闫春

校对 石伟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