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创造复苏奇迹!河海大学上演接力火速救人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3 18:14:45

近日,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篮球场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大四的张同学在篮球运动中突发心脏骤停倒地!就在这危急时刻,现场同学、校医院医护人员与120急救团队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最终成功挽回一个年轻的生命。

记者采访获悉,由于当天现场情况紧急,在场的同学都迅速投入到救人中,现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河海大学校医院院长杨静静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救人场景。就在张同学打球倒下的危急时刻,参加过培训有救护员证的港航院大三学生郑景元在判断患者无意识情况下,与新能源学院大四学生阿依波力·阿勒哈别克合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标准的30:2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曾在大一军训时接受过校医院组织的急救培训的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冯奕旸,第一时间跑去行政楼取来就近的AED,熟练地按照AED的提示,将电极片正确贴放在倒地同学胸部,进行除颤;土木交通院大三学生巴格江·乌兰,与郑景元轮流进行心脏按压。

与此同时,新能源大四学生郑彬彬在同学一倒地就立刻骑电动车至校医院,校医院医护人员闻讯分别坐电动车和骑车迅速赶到现场,接管了后续的急救工作。

 河海大学开展日常急救培训

“当校医院医生冲进篮球场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目击学生描述道,值班医生谷香兰、护士刘玉秋携带急救设备,3分钟内抵达现场,跪地实施高质量CPR联合AED除颤,并同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专业救治。当患者右腿出现收缩反应时,120也到达现场及时转诊。

 新生普及教育

“学校江宁和西康路两校区的38台AED设备都接入监控系统,我当时也收到了预警短信,迅速联系了医护人员立即出诊。”杨静静说,校医院构建了“双保险”机制,一是24小时医护双人值班制度,确保随时可调动专业力量;二是随时备好急救箱等设备,实现“3分钟接警、5分钟到场”,医护人员值班期间全程待命,确保突发情况下无缝衔接。

校医院事后调查统计,参与当天救援的4名学生其中2人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自2021年起,校医院联合红十字会推动“人人会急救”计划,新生普及培训全覆盖,AED+心肺复苏培训每年达20场,每学期开设急救选修课1门,全校AED操作知晓率大幅度提升。近三年开展师生急救培训超2万人次,校医院近四年已抢救3名心脏骤停及1名气道梗阻学生。

“正是这些常态化培训,让学生在黄金4分钟内筑起了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杨静静告诉记者,从学生规范施救、AED快速启用,到校医院专业介入、120高效转运,每个环节都精准踩中“生存链”关键节点。这不是偶然,而是学校多年夯实急救体系的必然结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张同学已恢复意识出院回家乡医院进一步治疗。杨静静表示,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升级急救培训课程、优化AED布局,注意日常维护,并将急救技能纳入日常工作中,让更多师生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受访者供图

校对 王丽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