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孩子们走进福利院陪老人们包饺子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3 09:17:54

扬子晚报网5月13日讯  (通讯员  冯兆宽  王定昌 记者 王国柱)有的包饺子、有的剥蒜瓣、有的擦桌子......5月11日上午,兴化市社会福利院里欢声笑语,来自市实验小学和新生中心小学的20名“善德少年”,怀揣着满满的爱心,来到这里为老人们送来了一份特别的温暖。

9点30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抵达福利院。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分工协作,有的拿起抹布,细致地擦拭着老人们宿舍的桌椅,整理床铺,力求让老人们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温馨舒适。另一些孩子则加入了同去慰问的社会组织的队伍,一起为老人们包饺子、剥蒜瓣…...稚嫩的小手或许有些笨拙,但每一个饺子里都饱含着孩子们真挚的爱心和深深的祝福。“我们是吃着爷爷奶奶包的饺子长大的,今天,我们为爷爷奶奶们包饺子,更加感受到了爱和善的传递。”

福利院里,温馨和谐的氛围悄然弥漫。孩子们围坐在老人们身边。虽然活动时间短暂,仅有一个小时,但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老人们的关爱之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这次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哪怕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以后我要多参与这样的活动,用行动传递温暖,让老人们不再孤单,也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善德少年’!”兴化市实验小学学生江奕淼说。

“此次活动,旨在探索‘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新路径,检验‘善德少年’评选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过程与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兴化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自2023年起,兴化市慈善总会在市实验小学和新生中心小学持续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慈善意识。新生中心小学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修建了慈善广场、慈善长廊,并于2024年组织开展了“善德少年”系列评比活动,评选出49名“善德少年”,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撒下慈善的种子。

校对  潘政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