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思政融合创新,汇聚六省十校教育智慧!“拾光桐行”大思政教学研讨活动在苏州园区一中举行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1 10:15:31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推动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响应“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5月9日,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协办了“基于学科思政的综合性学习”——六省十校“拾光桐行”大思政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得到苏州市教育学会和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来自六个省市的十余所学校参加了活动。

学科融合育人,厚植家国情怀

来自上海、太仓、昆山、吴中区、工业园区等地的十多位老师围绕学科思政进行了公开课展示。这些课堂聚焦新农村建设、能源高质量发展、环境问题、膳食结构、姑苏美食、雷锋精神、志愿者精神、网络安全、传统家书文化、文学经典、中国古代数学家和文学家等内容,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展现学科知识服务社会的真实魅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激发学生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情境体验中实现了学科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新疆霍尔果斯国门中学、延安洛川县中学和园区一中的老师也提供了精心录制的课堂视频,供六省十校的老师们线上观看。

课后,各个学科组老师就课堂进行了研讨。老师们表示,学科融合育人的探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而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实施者,要不断探索创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精神资源融汇,育人实践深耕

课堂研讨结束后,专家及教师、党员代表来到德潜书院星光剧社聆听了专题汇报。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学会会长葛虹致欢迎词。她指出,学科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更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塑造价值、引领精神,期待教师以大先生的格局,将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文化自信融入教学。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赵小军进行《以物明理·以文化人——“思政+”融合教育模式下铸魂育人机制的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学校报告,学校通过学科融合、文化融合、实践融合、资源整合多方面构建融合创新体系。从学科渗透到文化浸润,这份创新实践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沈宗键对此次活动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在他看来,学科教学是工具,强调如何解决问题;思政课程聚焦为什么要解决问题,强调价值。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的唤醒。他鼓励老师们思政课要从课堂走向生活。

最后,与会人员观看了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铁路花园学校党委书记王小易录制的专题视频《运用青藏铁路精神内涵思政资源,引领师生感悟青藏铁路精神时代价值》。他以青藏铁路精神为钥,为我们打开了思政资源挖掘与价值引领的壮阔视野。

莅临此次活动的嘉宾还有苏州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褚天生、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文学和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孙春福。

本次活动以“学科思政”为帆,以“拾光桐行”为舟,在思想碰撞中收获了跨区域、跨学科的育人智慧。苏州园区一中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携手探索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之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