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精准“链”接,如皋高新区这场对接会助企业“双向奔赴”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10 08:40:10

“在如皋高新区牵线下,我们与金鹰集团完美对接,现在综合优势非常明显。”5月9日,以“融链成势 赢在高新”为主题的如皋高新区首届产业对接会举行,刚参加完签约仪式的江苏森美生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宝强直言,得益于金鹰集团落户如皋,该公司拥有了就近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现在每年至少节省4000万元成本。

森美生活是一家如皋本土企业,主要从事可降解食品包装生产。2023年,金鹰集团食品级高档白卡纸项目落户如皋后,森美生活迎来了一波“泼天富贵”,原材料运输成本每吨至少节省150元,仓储周转周期也节省一半,又省下一大笔成本。如今,借助此次对接会,森美生活又有望握住新机遇,“金鹰集团是大型企业,我们是小型企业,有如皋高新区作‘靠山’,增加了我们的诚信度,我们正在与金鹰集团携手开拓海外市场。”曹宝强说。

据了解,本次对接会聚焦高新区内的工业、服务业及新落户项目共150余家重点企业,还邀请了国家、省相关行业协会,全市部分金融机构、职业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合作网络,促进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等深度合作,推动更多大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对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

根据意向签约,江苏儒云众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为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用三年时间打造“智能工厂”,在智能仓储、精准管理方面,帮助力威机械提升20%效率。儒云众擎负责人卢桂凤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一家提供智改数转方面的服务业企业,扮演者高新区顾问“小助手”的角色。“我们对照标准为企业照镜子,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方,现在已服务48家企业。”

高新区“牵线搭桥”,企业“双向奔赴”,这样的模式早已“遍地开花”。当天,18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涵盖企业协同、银企赋能、校企共育多个领域。从前沿趋势探讨到务实需求对接,搭建起产业、金融、人才协同发展的桥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话,达成了诸多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对接会突破单一供需对接框架,集聚金融资本、技工院校、服务机构等各方资源,形成资本赋能、人才支撑、服务保障的立体化生态。现场,22家银行将为企业推出定制化金融产品,实现资本要素与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2家职业教育机构将设立人才直通车,构建产教融合的技能人才定向输送通道。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当前,如皋高新区正加速产业集聚与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接会上,霖鼎光学(江苏)有限公司与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达成合作意向。如皋中等专业学校贾建军介绍说,该校与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同时,采取“订单班”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无缝对接,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融链成势”已成如皋高新区发展的“主脉络”。深耕上海、苏南等创新要素富集地,深化与知名高校及大学科技园对接合作,持续推进“一线孵化、如皋转化”模式,探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有效路径;聚焦电子电力器件、光电子、微电子应用、激光等行业领域,着力招引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以及激光产业等补链延链项目,打造第三代泛半导体、激光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着重招引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一批数字文化、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智能路网类企业相继落户。

如皋市委副书记陈威涛说,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始终坚持攀高逐新、向新而行,已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前五位。高新区始终重视平台打造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