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一条扣款消息让谢先生陷入了疑惑当中。在毫无通知的情况下,一嗨租车通过支付平台的自动扣款,从其账户中划走了1098.42元。当事人谢先生向一嗨租车客服询问扣款缘由时,得到的答复是他5年前租车时产生了一次违章,但对方并没有向谢先生提供相关证明。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当事人谢先生,他表示经交涉,一嗨租车已将扣除的款项返还给他。记者调查发现,在一嗨租车平台,有此莫名扣款遭遇的用户不止谢先生一人。
用户时隔五年被扣款
客服告知此前订单产生违章
今年5月6日,谢先生在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单时发现一笔1098.42元的扣款,“最开始我以为是我的信用卡被盗刷了,后来我去支付宝翻订单,发现是一嗨租车那边有扣款。”谢先生说。他先是拨打一嗨租车客服电话,却因没有人工选项未能接通,之后联系支付平台,平台称:“这是跟商家之间的一个纠纷,需和商家沟通。”
谢先生扣款截图
谢先生再次致电一嗨租车,终于联系上人工客服。“我当时问他们为什么扣了这笔钱,扣款的凭据是什么?因为我在小程序里没有看到任何跟这笔钱相关的订单,我所有的订单列表都是空的。”谢先生随即按照客服要求,上传支付截图作为证明,仍没有得到回信。他再次致电客服,对方告知他在2020年租车期间有一个3分的违章记录,所以才进行了此次扣款。
谢先生查询发现,在2020年4月及5月他确实通过第三方平台用“信用免押”的方式在线下单租用过一嗨租车的车辆。他在租车过程中确实有违章行为,但并非一嗨租车所指的情况。“我是在4月租他们其中一辆车时发生了违章,但在现场扫码缴费已经处理完成了。”
谢先生2020年4月、5月租车订单
用户求取违章记录受阻
事件并非个例
谢先生要求一嗨租车提供完整证据链。“我需要他们明确告知违章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详细经过以及违章与我的租车订单是如何对应的。他们扣这笔钱,我可以理解为是违章代办费用,但他们必须提供代办的执行记录、回执凭单等相关凭证。”
后续沟通中,一嗨租车工作人员坚称谢先生2020年有违章所以扣款,但当谢先生询问依据时,对方称:“车已经卖了,卖掉的车是查不到违章相关记录的,也查不到相关办理记录”。谢先生询问对方:“既然车都已经卖了,违章的记录查不到,办理的记录也查不到,你们是用什么依据来扣我的款的?”对方无法给出合理答复。
5月8日下午,谢先生向紫牛新闻记者透露,目前那笔扣款已经返还到他的账户中。不过,对一嗨租车此次违章扣款的依据,他仍心存疑虑。
记者在网络平台搜索发现,此事件并非个例,用户杜先生也在平台发帖。2020年1月,杜先生通过“信用免押”方式在一嗨租车租赁了一辆SUV。可在2025年5月6日,杜先生的网络支付账户突然被一嗨租车自动扣款1100元。发现扣款后,杜先生立即联系一嗨租车客服,得到的答复是该扣款源于2020年1月租车后的违章,包含200元违章罚款及900元违约金。当杜先生询问违章具体信息,如违章地点、类型以及平台是否联系过他,扣款前为何不再提醒等问题,并要求对方提供相关材料时,客服回应称“系统显示未处理”,也未能出示有效的违章记录或处罚决定书。5月8日,杜先生告诉记者,已收到了一嗨租车全额退还的1100元。
杜先生扣款截图
工作人员回应:系统升级问题
未通知确存在疏漏
5月9日,针对杜先生、谢先生遇到的问题,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了一嗨租车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回复称:“5月之后我们系统升级了一下,系统迭代以后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导致对一些违章发起扣款,所以才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用户反馈扣款前未收到通知的问题,公司回复记者称:确实存在疏漏,目前公司已全额为用户进行退款。
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公司后台关于谢先生、杜先生的违章记录以及2020年发送的违章短信及语音发送内容截图。记者随即询问工作人员能否出示交管部门的相关凭证,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暂时提供不了,当时都是可查的。收到用户反馈的情况,我们核实后也当即进行了退款。”
杜先生2020年1月租车订单
交通违章处理有时间要求
且追诉期为两年
记者咨询了交管部门,相关人员表示,交通违法处理有一定时间要求。现场被交警查到并开具处罚决定书的,须在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超过15天未处理,每天会收取3%的滞纳金,但滞纳金总额不会超过罚款本金。对于非现场违法,指由道路上设置的违法监控设备记录或违法停车被贴条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此种情况,驾驶人只要在下次验车前将非现场违法处理完即可。处理前不会产生滞纳金。
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如果用户确实存在违章行为,而平台为其代办处理违章的应当提前由双方约定获得授权,如果在订立的使用协议中,双方没有就委托代为处理事故违章达成协议,平台也不能事先代为处理事故事后扣款。
付建认为租车平台无故扣款肯定是不对的。根据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因此交通违章的追诉期为两年。平台无法出具交管部门的惩罚单,也未事先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擅自扣除款项是不合法的。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在未经消费者同意时自动扣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除此之外,在未经通知未提供单据的情况下扣款还侵犯了消费者财产权。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悦
视频剪辑 马斌
编辑 张冰晶
主编 陈迪晨
校对 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