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童母亲回应其“休学打球”经历:小孩喜欢,我就尊重他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07 22:07:13

赵心童世锦赛夺冠后,母亲文安笑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她回忆起赵心童当年那段休学打球的经历时坦言:小孩喜欢,我就尊重他。

赵心童出生、成长于深圳,他的父亲十几年前从西安到深圳发展,后来成为一家医院的副院长,母亲则是同一家医院的护士。和中国很多独生子女家长一样,赵心童的父母望子成龙,但他们更希望看到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7岁那年,在深圳家楼下的台球桌上,赵心童第一次接触斯诺克,便迅速展现出过人天赋。赵心童的父母起初只是希望儿子培养兴趣爱好,却逐渐发现他在斯诺克领域的潜力,从此全力支持儿子追逐梦想。

10岁时,父母为赵心童购置斯诺克球桌,并将家中大房间改造成球房,为他创造良好的练球环境。

赵心童的球风以快、准、狠闻名,从不拖泥带水的快节奏打法让他的台球观赏性极强。文安笑回忆道,这与幼年的成长经历有关。“七八岁的时候,(赵心童)因为身高不够台球桌高,会搬一个小板凳垫着。后来他用上了溜冰鞋,踩着溜冰鞋打台球,(可能是)国内第一个。溜冰鞋(滑得)多快呀,一下就滑到位了,所以导致他出杆、出球都比较快。”

在赵心童成长的关键节点,读书还是打球一度成为他们这个家庭面临的重要抉择。“这很难抉择,业内专家告诉我们,读书、打球很难兼顾。我们希望他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文安笑表示,懂事的赵心童怕父母不同意,将这个难题交由父母决定。

“我问他,读书以后想以什么为职业。他毫不犹豫说,打球。既然以后也要打球,为何不提早呢?”文安笑坦言,小孩喜欢,我尊重他的选择。

2009年,经过慎重考虑,赵心童选择休学专攻台球,在获得国内名次后,经儿时教练引荐拜师伍文忠。在名师指导与父母的鼓励下,他进步神速,前往英国进入斯诺克学院,最终成为职业球手,一步步登上冠军之巅。

当孩子的天赋与热爱被尊重,当家庭的信任与支持化作前行的底气,那些看似“非主流”的人生选择,也能在荆棘中开出绚烂的花。

文安笑用整个家庭的命运作赌注,验证了“天赋识别”比“赛道抢夺”更接近教育本质。

从丁俊晖父亲到赵心童母亲,两代“教育叛离者”拼凑出中国式成长的新地图。当95后父母开始质疑“海淀妈妈”的集体焦虑,赵心童的突围恰逢其时地证明,每个孩子都是等待破译的密码本,而非统一格式的填空题。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