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针“冻死”肿瘤,不开刀可治乳腺癌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07 22:24:18

2025年母亲节即将来临,要问女性哪种癌症发病率最高,乳腺癌首屈一指。2023年相关数据显示,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特别是45岁以上占全部患者的80%以上,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而2020年数据显示,乳腺癌位居女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双第一。为何乳腺癌死亡率有所下降,早诊早筛、一体化治疗、科学规范治疗是关键,而且乳腺癌治疗不断有新技术造福患者,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采用冷冻消融治疗乳腺癌,只需“打一针”,精准直击病灶,“冻死”肿瘤,无需开刀就能治疗乳腺癌。

女子突然摸到肿块,一查竟是乳腺癌

5月7日,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联合乳腺中心、肿瘤科、放疗科、超声医学科、数字化乳腺检查中心等多学科专家医生为市民进行母亲节乳腺健康的义诊活动。在义诊现场,记者见到了4年多前在中大医院第一位接受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乳腺癌的李阿姨(化姓),如今她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完全看不出曾经患过乳腺癌。

4年多前,刚退休没多久的李阿姨,开始带外孙,整日疲惫也睡不好。后来发现左边乳头有凹陷,并且摸到胸部有肿块,感觉到左边乳房有刺痛感。一个个症状让李阿姨有不好的预感,赶紧到中大医院检查,在数字化乳腺检查中心发现左侧乳房有一个直径1.3厘米的病灶。

李阿姨从罹患乳腺癌的老同事那里了解到,她进行局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后,胳膊抬起来都困难。而且爱美爱打扮的李阿姨,也接受不了乳房上多了一道伤疤。该如何治疗才能以最小的创伤治疗乳腺癌呢?后来李阿姨慕名找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医院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滕皋军教授。经过多学科的综合评估,滕皋军教授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氩氦刀冷冻消融的微创手术。

迅速“冷冻”再“解冻”,摧毁肿瘤细胞

滕皋军院士带领介入与血管外科张齐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通过B超引导定位,找准乳腺病灶位置,发现直径1.4厘米的病灶。将直径仅有1.7或2.4毫米的氩氦刀直击病灶所在,“开氩气,降温,降至零下170度!”氩氦刀的刀头迅速结成冰球,打击肿瘤细胞,超声可以实时观察冰球覆盖范围。当温度下降超过一定水平时,冰晶开始在肿瘤细胞内部形成,冻结供应营养的血管,停止运输养分,摧毁细胞组织。持续几分钟后,氩氦刀迅速又回到常温。经过这样两个循环后,从超声图像上发现,肿瘤病灶完全被“冻结”。

虽然在李阿姨的病灶位置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战斗”。但是术中,李阿姨基本没有不适的反应。手术3天后,李阿姨就出院回家了。如今手术已经4年多了,李阿姨乳腺癌没有复发,身体健康,过着白天老年大学唱唱歌,晚上广场跳跳舞,经常跟朋友旅游的快乐晚年生活。

不用开刀就能治乳腺癌,打击肿瘤更“祛病保美”

介入与血管外科张齐副主任医师介绍,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在此基础上现在又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与传统手术及其他消融技术相比,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的优势有很多。首先由于冷冻本身也具有使痛感迟钝的镇痛作用,因此它造成的痛苦要远比其他的治疗方法轻,因此手术中病人舒适感较好。而且一般在局麻的状况下进行,术中几乎没有痛苦,还可以跟术者进行交流。

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损伤少,不破坏乳房外伤、并发症少、恢复快。局部创口几乎看不出来,对于爱美的乳腺癌女性患者来说,更好地达到了“祛病保美”的效果。还可以减少瘢痕和疼痛,避免给患者形成的心理及生理创伤,更好地保护乳房组织。冷冻消融手术还可以降低周围组织受到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在处理膈肌以及心脏大血管附近的病变组织时,比其他类型手术更有优势。不仅如此,还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冷冻消融的方式适合治疗什么样的乳腺癌呢?张齐副主任医师介绍,冷冻消融技术适合多种类型的乳腺癌患者:适用于早期乳腺癌,肿瘤直径小于1.5厘米;或是乳腺癌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者;晚期不能进行常规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特别是70岁以上,有并发症疾病、手术禁忌的乳腺癌患者,该技术为乳腺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式。

中大医院乳腺中心主任胡浩霖副主任医师提醒,乳腺癌早期症状主要有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内陷等,一旦有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中大医院构建了集预防、筛查、精准诊断、多学科治疗、乳房重建整形、康复管理及预后随访于一体的区域内乳腺疾病的一站式服务中心。针对乳腺癌的不同情况,可采用冷冻消融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等各种适合的治疗方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通讯员:程倩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王丽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