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水蜿蜒流淌,诉说千年岁月的厚重;伟人故居庄严矗立,铭刻不朽精神的传承。在扬州,一场别具意义的党建活动正在火热开展。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博物馆资源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4月30日,中共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委员会党建第六片区开展“传承运河文化 追寻伟人足迹”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第六片区各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党员代表,以及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党员教师代表积极参与活动,通过独特视角与丰富形式,开启第二期“博物馆里的思政课”,以沉浸式学习感悟文化精神内涵,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沉浸式体验:领略运河文化魅力
活动首站为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上午9时30分,全体党员开启参观学习活动。党员们漫步在博物馆展厅,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精心布置的场景,深入了解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运河的开凿历史、漕运的发展演变,到运河沿线的民俗风情、商贸往来,每一处细节都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悠久历史。
大运河博物馆内,由南京市第十四中学青年教师梁秋菊主讲的“行走的实境思政课”正式开始,主题为“凿河・育人・筑梦——从历史智慧到育人实践”。梁秋菊老师巧妙地将运河开凿过程中展现的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等精神与当下的育人工作相结合,为党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让大家在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教育工作的深刻思考。思政课结束后,党员们还进行了交流与合影留念,分享着自己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爱国奋斗精神
下午1点30分,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们到达江泽民同志故居。在现场集中参观学习期间,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陈列的珍贵文物和资料。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江泽民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让党员们深刻感受到伟人的崇高风范和爱国情怀。
活动现场,江北新区党建第六片区贾军书记进行总结讲话。贾军书记对本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指出我们要从大运河博物馆中学习大运河赋予的创新、奋斗、共生、工匠、奉献等多元精神;从参观江泽民同志故居中体会深刻的历史与思想教育之旅。他强调,要将学习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凝聚奋进力量:推动党建教育融合
此次活动将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紧密结合,不仅丰富了党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着深远的意义。从文化传承方面来看,参观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让党员们深入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红色教育层面,参观江泽民同志故居,让党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本次活动,为党建工作和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范例。通过“博物馆里的思政课”这种创新形式,将党建活动与文化教育、红色教育有机结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构建。
中共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委员会党建第六片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深化“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建设,让更多的党员和学生在文化与红色精神的滋养下,汇聚奋进新时代、助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
通讯员 向未霞 新江北记者 杨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