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南京市第九中学震旦校区举行校园开放日,校园里人气爆棚。众多家庭参观校园,聆听讲座,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并且打卡英语课程基地、工程融创中心、东奇书苑等特色场所,品尝西餐厅的美食,沉浸式体验九中的校园魅力。
特长生可享“分班优惠”
中考达九中分数线直接编入“东大英才班”
下午 1 点,活动在震旦剧场正式启幕。南京九中校长陈晓健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为来宾们勾勒出学校的办学蓝图,详细阐述了学校的发展规划、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目前九中采用 “一校两区” 的办学格局,两校区实行一体化办学,在师资队伍、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后勤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 “五个统一”,确保学生能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九中明星班级“东大英才班”备受瞩目。该班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不仅有专属的课程定制,还配备优秀师资与导师。从过往成绩来看,东大英才班成绩斐然,高考成绩全部达一本线,每一届均分超南师大录取线。2025 年计划设立 4 个班,进入东大英才班的途径多元,学生可通过中考成绩、学科特长以及入学后的补录考试三种方式进入。报考九中学科和科技特长生可享受分班优惠政策:特长生录取后中考达九中统招分数线直接编入“东大英才班”。
九中党委书记张翼飞表示,2025年九中学科、科技特长生共招收81人,长江路校区学科特长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10人,语文5人,共45人;科技特长生:电子控制创新科技和科学与工程实践各13人,共26人;震旦校区学科特长生:物理10人。特长生加试内容:综合知识考查(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考查。“今年,科技特长生分成了两个项目,家长不用太纠结两个项目的考试内容,因为不管报哪个学科或科技特长生,前面综合知识的考查大概占到全卷的90%,只有10%的专业知识。物理和科技特长生考的都是物理,生物和化学特长生考的都是化学。”
【优秀毕业生分享】
在九中,收获一生难忘的“温暖底色”
开放日当天,九中还邀请了毕业生代表回母校介绍自己在九中的求学经历。就读于东南大学的刘淇说:“在九中的三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当初选择九中的正确性。在一群优秀、负责任的老师的指引下,我从年级倒数,一步步地进步到了高三时期能够稳居前列。这段逆袭之路让我明白:九中的老师们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们像精准的‘成长导航仪’,既能在你迷茫时点亮方向,又能在你奋进时递上攀登的绳索。如果说成绩的提升是九中给我们的‘硬核礼物’,那么在这里收获的幸福感,则是一生难忘的‘温暖底色’。”
“中考时,我是以607分、市九千名的指标生身份被录取,到高考以642分,省六千多名被南师大录取,是九中给了我逆袭的勇气与可能。”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孙晋宁说:“每每回忆高中生活,我心头浮现的总是幸福与感动。九中老师从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携知识、温暖拥抱每一个学生。无论平行班还是英才班,只要是九中学子,得到的便是专业过硬、诲人不倦的强大师资力量。所有老师托举着学生,唯一目标是授之以渔、青出于蓝。”
关于特长生考试:
既考察基础知识,有要求灵活运用
江苏省警官学院张颢觉分享了特长生考试的经验:“关于特长生考试的准备,我觉得还是以发挥基本功优势为主,考试难度较大,既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求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延伸和灵活运用,同时兼顾各门学科的平衡,这是一场综合性的考试,不是单一学科的对决。”
“选择成为特长生并进入九中,是我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所以,我想借此机会鼓励在座的各位初三同学,如果有意向报考特长生,一定要积极地去尝试。特长生这一途径巧妙避开了中考这一残酷的分水岭,使高中升学有了相对坚实的保障。”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的邓思杰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了特长生考试的几点经验,“九中的考试范围是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再加上不同专业特长生的相关专业知识考察。以科技特长生为例,相关专业知识即是指物理知识。特长生考试题目的难度在初中基础上略有提高,但是本质上仍然是初中的知识。本固枝荣,只要充分掌握了初中知识,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那么面对特长生考试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通讯员 司璐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