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阜宁县板湖镇的露天演出场地热闹非凡。作为“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巡演的第五场,建湖县淮剧团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当晚,演出的锣鼓声一响,1100多名周边的老百姓纷纷赶来观看,现场喝彩声、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充分展现了当地群众对此项活动以及“建湖淮剧”的热切期待与喜爱。
淮剧魅力燃爆观众热情
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乡镇巡演,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重要举措。建湖县淮剧团成功中标并承接了此次演出项目,计划从4月中旬起,先后在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各镇区演出26场,为农村基层群众送上优美而接地气的淮腔淮韵。
为了给各地观众带来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建湖县淮剧团从节目编排到舞台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打磨,力求完美。参演阵容十分强大,全团所有的6位高级职称的演员与8位市县非遗淮剧传承人齐聚舞台。他们怀揣对淮剧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带着对观众的诚挚敬意,用精湛的技艺、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故事,为观众献上一场场艺术的饕餮大餐。
尽管镇区演出场地的设施设备有限,有时是夜晚露天演出,但丝毫没有降低演出的标准,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不少群众自带凳子,甚至有人全程站立观看,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之中,不时鼓掌喝彩。观众李翠兰大姐告诉记者:“演得太像了,就和我们身边的事儿一样,看着特别亲切,我眼睛都不想眨一下。” 张金山大爷激动地说:“平时忙着干活,也没什么机会去看戏。这次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真是太好了!这戏一开场,我就被吸引住了,感觉浑身的疲惫都没了。”
多元节目尽显艺术风采
建湖县淮剧团巡演节目精彩纷呈,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经典折子戏《孟姜女·过关》中,表演者李坚、吴满淦、许冠品凭借风趣幽默的表演、深厚的唱功以及内涵丰富的唱词,将剧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在欢笑中又有所感悟。该节目曾荣获第五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银奖等多项荣誉,并在央视戏曲频道录制播出。
经典淮剧《马前泼水》选段(猛听得朱买臣高中喜报)里,薛春銮等演员以扎实的唱功与生动的演绎,将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展现得入木三分。
新创作品同样亮点频出。现代小淮戏《买房卖房》聚焦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其贴近生活的剧情和诙谐幽默的表演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在欢声笑语中弘扬了正能量。许多观众感慨:“这戏说的就是我们生活里的事儿,这戏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明白了不少生活道理。”淮歌舞蹈《茉莉花串烧》巧妙融合经典民歌与淮剧元素,演员用充满淮剧艺术韵味的舞姿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
扎根厚土践行惠民使命
淮剧作为江苏特色剧种,底蕴深厚。此次走进阜宁、射阳,建湖县淮剧团以实际行动践行“让艺术走进基层,让文化惠及百姓”的使命,为淮剧艺术的宣传普及搭建了优质平台。不仅是为观众送上精神食粮,推动传统淮剧艺术的普及宣传与传承发展,也是让年轻的淮剧演员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在演出现场,看到千余名观众自发地聚集在舞台周围,满脸朴素真实的笑容和全神贯注地看戏听戏悟道理,那一刻,淮剧演职员们也感觉到前期反复训练都是值得的,甚至感觉自己努力的还不够,表演的应该还可以更好,今后还是应该勤学苦练,否则真有对不起舞台、对不住乡亲们的感觉。同时,观众们在看戏的过程中,不仅释放了压力、舒缓了心情,还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更能在一个个戏曲节目中看到了时代的发展,明悟了一些平时想不明白的道理,对群众的思想改造效果明显。
未来,“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巡演活动将继续绽放光彩,努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领略高品质的淮剧作品,为推动优秀舞台艺术和群众文艺作品在江苏大地蓬勃发展而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