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有个“五一村”,村名和五一劳动节相关,“劳模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5-01 16:56:11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我们五一村,有一段特殊的集体记忆。”5月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扬州仪征市真州镇五一村,一位老人正在整理资料。她是五一村联合组和文灯组两个组的组长刘芳,今年63岁。作为在村里工作多年的会计,她亲历了这片土地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秀美五一村

“我们村的名字就是致敬劳动者的。”刘芳指着老照片说,1953年,正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关键阶段,当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五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命名,呼应了劳动节精神,寄托了“用集体劳动创造新生活”的朴素愿望。

据介绍,五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升级为五一高级社,再到1958年并入真州人民公社成为五一大队,“五一”的名称延续至今。如今的五一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703户,1497人。2022年,五一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仪征全市率先突破一千万元大关;2023年,实现经营性收入1184.71万元,达到全市村均水平的6倍。2024年,五一村集体经济收入1322.5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295.08万元,为村级公共服务、民生改善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经济保障。

板凳课堂

据了解,近年来,五一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2023年,在仪征市“百雁争锋”村集体经济发展擂台赛总决赛中,五一村获得第一名。多年来,从五一村走出1位省级劳模、1位扬州市劳模和1位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怀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推进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等多措并举,激发村级经济活力。2015年带领全村实现三产总产值19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8466元。他创新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致富领路人。王怀勇于2014 年获扬州市“劳动模范”称号,2016 年荣膺“江苏省劳动模范”殊荣。

张凤英,连任四届村委会主任,扛起村发展重担,流转土地建仓库区,让村集体年入超400万元。助力城市项目推进,让五一村焕发出勃勃生机。2017年,张凤英凭借在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服务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扬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党群服务中心

现任五一村党总支书记李明,创新构建“党建+网格”服务体系,孵化“希望村塾”“儿童关爱之家”等品牌项目,织密民生保障网。她将社区治理经验融入乡村振兴,凝聚各方力量,高效整合资源,凭借扎实工作能力和深厚群众基础当选为仪征市人大代表。2020年,荣获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李明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五一村的劳模精神由来已久,历届村两委班子用劳模精神感召人、用劳模事迹激励人,形成了人人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为五一村持续发展凝聚起强大合力。为深化劳模示范引领效应,五一村持续开展“劳模讲堂”“榜样宣讲进网格”等活动,将劳模精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新时代的五一村,将以‘劳模精神’为乡村振兴赋能,用‘劳模力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李明说。

通讯员 真萱 赵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严静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