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莫愁湖街道艺苑社区以“劳动筑幸福,‘艺’起来赶集”为主题,于4月29日举办“邻聚里”生活节。这场集文化体验、便民服务、志愿实践于一体的基层治理新实践,吸引了200余名居民热情参与,现场招募志愿者20余人,收集社情民意40余条,为社区共治注入了新活力。
劳动艺术交融,共绘幸福底色
活动现场,一幅5米长的巨幅画卷前,社区居民共同执笔绘画,将丰收的田野、忙碌的劳动身影与幸福的笑脸定格为社区文化长廊的展品。参与活动的居民李奶奶笑着说:“平时各忙各的,难得有机会和老邻居们一起涂涂画画、说说笑笑,舒坦!”
亲子家庭在“种地吧少年”中体验农耕文化,用木棍模拟秧苗、纸杯搭建“田垄”。劳动精神与艺术创作碰撞出温暖火花,代际协作间传递着劳动教育。
暖“新”服务搭桥,共筑温情港湾
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现场特别设置暖“新”服务区,为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清凉补给、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等贴心服务,“跑单累了能在这儿歇会儿、喝口水,还能认识几个朋友!”
活动现场,3名外卖员报名加入社区“骑手志愿服务队”,提出为独居老人送餐、代购物资。社区还开设“心愿速递”信箱,收集职业培训、子女托管等诉求12条,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依据。
便民服务落地,凝聚志愿力量
“艺”家服务站整合医疗、警务、生活类资源,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垃圾分类科普、反诈宣传、中医推拿、磨刀理发等“一站式”服务,惠及200余人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么多便利,社区真是把服务做到了我们心坎上!”居民王先生赞叹道。
志愿纳新区以非遗漆扇制作为载体,吸引40余名居民参与。在学手艺的同时,20人现场报名加入社区“邻聚里”志愿服务队伍,彰显了活动激发自治热情的核心价值。
党建引领聚力,探索治理新路
活动由社区党委牵头,联动南京市至心一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辖区共建单位及多家医疗机构,践行“党建搭台、多元服务、居民自治”的创新模式。艺苑社区党委书记朱敏介绍,此次活动通过“需求+资源”双清单精准匹配,挖掘社区能人12名,既提升了服务效能,又激发了居民自治的内生动力。
“无论是新就业群体的暖心关怀,还是代际协作的劳动体验,社区服务的落脚点始终是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朱敏表示,未来,社区将深化“邻聚里”品牌建设,拓展非遗工坊、文化沙龙等常态化项目,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从“节日化”向“日常化”转型,让基层治理的种子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通讯员 潘鸿圳 廖倩云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