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30日讯(通讯员唐泽元 程守勤 记者 孙锐)4月30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结对帮扶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中心启用仪式在连云港市举行。这一结对帮扶的重要成果,不仅是两家医院落实《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和《江苏省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切实行动,也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实现百姓就医“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目标要求落地的民生之举。
据介绍,自2023年起,两院在江苏省政府部署、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开展深度合作,聚焦技术、人才、科研、管理等多个领域,致力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为苏北鲁南地区“百姓信赖的目的地医院”。中大医院通过“一院一策”精准帮扶,助力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医院手术量、微创手术量及四级手术量较帮扶前有显著增长,重症医学科收治危重患者数量提升16%,外转就医人次同比下降37.8%,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目前,双方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917.7万元,落地项目10个,成为全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标杆案例。
作为帮扶合作的核心成果之一,手术机器人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由中大医院专家团队全程指导建设,目前已开展机器人手术29台,覆盖胃肠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领域。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中大医院-连云港机器人手术中心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神经外科专家李爱民教授介绍,机器人手术中心的建成启用填补了连云港地区的空白,拥有最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和多学科高水平的手术专家团队,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可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先进手术治疗。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中心同步推出“三百”举措,即“百例减免惠民生”,为100名患者提供单例2万元的手术耗材费用减免,预计惠及总金额达200万元,切实减轻患者负担。“百医精技育英才”,与中大医院共同做好人才培养,培养手术机器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00名。“百院携手创未来”,即持续推广手术机器人,服务范围覆盖连云港医联体和集团医院内100余家医疗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大外科主任周家华教授指出,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具有最微创、更精准、超灵活、无死角、大视野等特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就像给医生装上了“科技神手”,其显著优势在于可以模拟人手腕的灵活度,可进行540°旋转,尤其在狭窄解剖区域优势明显;相比开放手术的大切口,机器人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此外,3D高清视野与放大效果让手术更加精准,手术细微结构显示更清晰。同时,由于创伤小,患者恢复也会更快。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重症医学专家黄英姿教授表示,中大医院结对帮扶连云港一院机器人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了双方深化合作、共促发展的新征程,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江苏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中大医院将始终秉持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理念,以输血造血并重、提质增效并举为原则,一如既往地支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建设,在高质量地完成好结对帮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先进管理理念落地生根,促进规范诊疗体系全面建立,培养一批优势学科集群,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港城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一流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