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30日讯(通讯员 谢峰 唐明 记者 万凌云) 4月30日,镇江中山教育集团第十八届“中山风”教育教学研讨的第十场活动如期开启,活动紧扣“学科中心制”,开展一系列研讨。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陆建根,到场指导。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山教育集团5个学校的书记、校长,教学、德育分管校长,教学部门行政和学科组长等近50人。
出席嘉宾
早在今年一月初,镇江中山教育集团内的中山路小学、江科大附小、敏成小学、谏壁中心小学四所集团校就围绕“学科中心制”的建设,进行了内部横向的联动式的研究。本次活动,在延续横向集团校之间切磋的基础上,又有了纵向不同学段(高中、小学)的互动,纵横交错地探讨学科中心制建设。
交流
交流
学校以学科中心制建设撬动内涵发展、品质提升。陆建根说,学校完善课程建设组织机构、课程体系图谱,聚焦一节好课产生,进行一系列制度研究,如组长聘任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展示交流制度、发展评价制度等。通过变革学科中心管理机制,拓宽教师队伍专业成长路径;通过聚焦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陆建根
陶静
其间,集团各校“学科中心制”建设的分享均聚焦“课堂”展开交流:谏壁小学以共建、共享、共生为路线,规范电子备课模式,开展集体教研。敏成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学科育人,以艺术学科中心制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三阶联动。江科大附小以“破壁 融合 创生”为主题,打破学科壁垒,发挥传统活动“综合实践课程周”的经验优势,在学科中心制的建设中探索跨学科学习。中山路小学以“创生 慧研 智行”为主题,将学校的省级前瞻性项目,京口区、镇江市慧学课堂、研学课堂建设作为学校学科中心制建设为抓手。
现场
交流
在2025年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的要求,并把全面推行中小学学科中心制作为重要举措之一。镇江中山教育集团将继续把这个学科合作平台搭建好,以这个平台建设引领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深刻转型。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