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迷途误入高速,交警暖心护送回家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30 14:27:00

4月29日傍晚五时许,落日余晖洒在G15沈海高速川流不息的车道上。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三大队民警监控巡查时发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颤巍巍地沿着沈海高速如皋收费站入口匝道逆行,她的红布衫被疾驰车辆掀起的风卷得簌簌作响。

“所有巡逻组注意!由南往北如皋收费站匝道有一位老人!立即封闭收费站入口确保老人安全!”接到警情的南通交警高速三大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短短六分钟,巡逻组两辆警车从不同方向赶至事发区域。民警陈寿龙率先冲下车,快步走向老人。此时正值五一节前,密集的车流裹挟着警笛声,老人却浑然不觉地念叨着“接孙子放学”,浑浊的眼睛里透着焦虑。

“大娘,咱们走这边!”陈寿龙侧身挡住来车方向,与同事形成人墙将老人护在中间。与此同时,高速三大队指挥室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确认老人身份——家住附近镇子的吴阿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当陈寿龙搀扶老人坐上警车时,她忽然紧紧攥住他的袖口:“不能耽搁,娃还在校门口等……”民警轻声安抚,掏出手机拨通指挥室传来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哭腔的回应:“警察同志!我妈已经走失好久了!”

二十分钟后,警车驶入一处农家小院。夕阳将民警深蓝的制服镀上一层金边,吴阿婆的儿子冲上前一把抱住母亲,转身向交警深深鞠躬。原来老人错把高速路当成村口小道,一心想着去接放学的孙子。陈寿龙从口袋拿出纸条写上自己的号码递给家属:“可以给阿婆准备姓名牌,有事随时找我们。”

暮色渐浓,高速入口重新恢复畅通。这场10分钟的紧急救援里,交警用专业与温情化解了危机——从精准锁定位置、科技寻人,到化身“临时家属”安抚老人,每个细节都彰显着“人民警察”四个字的重量。正如陈寿龙在返岗前对同事说的那句话:“咱们快一秒,危险就少一分。”

归途中的车灯汇成星河,而那一抹穿梭其中的警灯蓝,始终是守护平安的最暖底色。

通讯员 顾希玮

校对 王丽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