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探索遇上教育情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由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团工委主办、南京市江北芳草园小学承办的“青年教师探城记”活动正式启程,来自新区多所学校的35名青年教师代表在行走中触摸发展脉搏,在交流中凝聚创新共识。
解码城市 传承红色精神
青年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在为自己拼搏的同时,也在描绘着新区教育的未来。作为“青和力+”系列品牌活动之一,此次青年教师探城活动以“知城、爱城、建城”为主线,通过实地探访,激发教育工作者服务新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探访团首站走进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巨幅LED屏幕滚动播放新区发展脉络,立体沙盘勾勒出智慧城市的未来图景。
“从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到生态滨江带,规划既前瞻又充满人文温度。”南京(大厂)民办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李梦涵感慨道,“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发展,培养家国情怀。”
随后,青年教师们来到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展厅内,王荷波烈士领导的工人运动历史通过照片、雕塑和文物徐徐展开。“‘品重柱石’的精神让我更加坚定扎根教育的决心。”青年教师刘晨曦说,“这种精神应融入当代师德建设,培养有担当的学生。”
近年来,新区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多样化活动,将红色精神厚植于师生心中,激发爱国热情与奋斗力量。
政策护航 教育人才扎根
活动的最后一站探访团走进吉庆社区。在这里,青年教师们听取了江北新区建设与交通局工作人员关于新区安居政策的宣讲,了解新区在保障青年人才住房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从购房补贴到租房优惠,从子女入学保障到社区配套服务……一系列举措赢得教师们的肯定,纷纷表示安居政策不仅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更让大家感受到新区对教育人才的重视。
南京市江北芳草园小学徐玺玥坦言,“安居才能乐业,江北新区充满发展潜力,我也有意向把这里当做我的第二故乡。”
宣讲结束后,青年教师们还参观了吉庆社区“青年夜校”,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和生活体验。
精准引才 抓好强师兴教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2025年,新区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吸纳教师394名,其中研究生占比29.44%,5名省级优秀毕业生加入队伍,高学历人才比例持续提升。
教师成长离不开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学校栽培。为助力新教师成长,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等校推行“传帮带”机制,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扶。各校还聚焦职业规划与人文关怀,通过定制化培训,帮助新教师“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江北新区全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通过有计划地培养,达到“一年站稳成新秀、三年成熟变骨干、五年区域能引领、十年市域有影响”的目标。今年以来,新区启动“加快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卓越新青年”计划,遴选100名教坛新秀,开展全链条贯通式培养,为教育强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新江北记者 朱葛嫣然 通讯员 岳明珍 陈佳丽
